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房地産稅最新消息 2020年前有望全面開徵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分析 >> 产业分析 >> 房地產 >> 全國性
【文檔標題】: 房地産稅最新消息 2020年前有望全面開徵
【搜關鍵字】:
【金牌服務】: 金牌貴賓如欲訂購該産業相關定制報告幷享受金牌服務請直接與我研究院聯繫
【聯繫電話】: 010-84675230
【公司傳真】: 010-84673367
【公司網址】: http://www.zkreport.org
【文檔介紹】
【時間:2015-4-8】


        2015年3月26日,《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公布幷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實施不動産登記一直被視爲開徵房地産稅的前奏,幷爲房地産稅的徵收奠定了基礎條件。公衆對房地産稅開徵的預期愈發强烈。
        2020前有望全面開徵房産稅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房地産分論壇上,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表示,全國人大近日表示將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稅收立法,其中包括房地産稅。“房地産稅引導預期的作用不可忽略,抑制投資的投機性,需要發揮不動産登記和房地産稅的作用。”
徵收房地産稅一方面是將一些間接稅負和稅外收費幷入房地産稅稅種,减輕大多數老百姓稅負;另一方面,重點發展保有環節房地産稅,也能促進稅費體系進一步合理化,發揮稅收對房地産市場應有的調解作用。
也有部分與會嘉賓認爲,類似房地産稅這種涉及中長期調整的政策出臺的時間、順序和力度要把握節奏,在當前的宏觀背景下,避免對經濟形成過大的衝擊。
房地産稅與房産稅有區別。房地産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即一切與房地産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係的稅都屬于房地産稅。在我國包括房地産業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産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投資方向調節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等。外國一些發達國家的房地産稅收入占地方稅收的70%以上,而我國8%左右。房産稅是以房屋爲徵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餘值或租金收入爲計稅依據,向産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産稅。目前,在我國上海、重慶有試點,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隨著未來我國房地産稅的逐漸完善,2020年前,我國有望全面開徵房産稅。
全面開徵房産稅幷不意味著每個人都需要繳納房産稅。房産稅繳納會根據擁有房子套數,單位房産面積等來核定徵收標準,因此對于普通擁有房産者尚不必過分擔心。徵收房地産稅有利于房地産市場信息的公開透明化,有利于遏制投機炒作房産行爲,增加投機成本和風險,對高端房産徵稅也有利于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
        不動産登記條例是房産稅徵收的前提我國不動産登記條例三月份開始實施,到2018年完成所有城市、鄉村還有海洋完成登記工作,其中城市可能提前完成,2017年房地産稅開徵的配套條件基本可以滿足,因爲房地産稅開徵,主要涉及房産。中央政治局審議批准的財稅配套改革方案,要求財稅體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要工作、認爲,因此未來三年內我國應儘快完善房地産稅,促進房地産稅的出臺。2017年,我國房地産稅能否順利出臺,人們拭目以待。
        樓市下行倒逼房地産行業改革2014年以來,房地産市場面臨調整,樓市庫存升高,銷售下降,價格下跌,一些三四綫城市鬼城、空城之說見諸報端,房地産市場變化倒逼政府政策由原來的遏制房價高漲、遏制樓市發展,轉變爲寬鬆樓市政策,促進樓市的平穩發展。房地産行業已經較爲成熟,市場秩序和市場規模得到深層次發展,城市土地的緊缺、政府土地財政難以爲繼以及遏制投機炒作等行爲均要求儘快出臺完善的房地産稅。房地産稅等法律法規的完善,有利于促進房地産市場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可能也爲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找到另一條出路。

上一篇:
從十八大報告看房地産業:2020年前仍是重要機遇期
下一篇:
中國別墅產業市場調研與前景預測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組織結構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