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視野導航
能源電力 | 化工機械 | 醫療衛生 | 醫藥保健 | 
金融經濟 | 交通運輸 | 冶金製造 | 農副産業 | 
裝飾建材 | 電子通訊 | 輕工紡織 | 服裝鞋帽 | 
日用百貨 | 汽車家電 | 房産服務 | 其他行業 | 
聯繫我們
電話:0086-10-84675230
電話:0086-10-84675235
傳真:0086-10-84673367
郵箱地址(E-MAIL):
service@zkreport.org
“十二五”我國林業發展重點抓好九項工作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視野 >> 最新專題視野 >> 農副☆加工
最新專題視野
【時間:2011-4-8】

“十二五”我國林業發展重點抓好九項工作

        在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賈治邦局長說,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林業工作,對于確保“十二五”開好頭、起好步,意義重大。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决策部署和“十二五”林業工作總體思路,重點抓好以下九項工作。

        (一)著力深化林業改革,增强發展活力。一要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指導督促各地搞好“回頭看”和檢查驗收,加强糾紛調處和調解仲裁,全力打好明晰産權攻堅戰,確保2011年全面完成集體林地確權任務,2012年全面完成林權證發放任務。深化改革要有新舉措,必須在頂層制度設計上下功夫,從森林保險、信用擔保機構建設、抵押貸款入手,繼續完善配套政策,打通銀行資本等各種資本大規模進入林業的渠道,全面盤活森林資源資産,進而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發展。籌備召開林下經濟現場會,總結交流各地興林富民的生動實踐。在認真總結福建省永安市深化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百縣林改大培訓。切實加强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範建設,加强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擴大村級涉林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探索轉變政府職能、强化公共服務的新途徑。二要抓好國有林場改革。深化國有林場改革試點,籌備召開全國國有林場工作會議。各地要先行先試,創新經營機制,重點解决好職工養老、醫療、就業等問題,分離國有林場辦社會職能。三要穩步推進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的總體思路和近期任務,爭取出臺改革的指導性意見,深化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試點。

        (二)繼續推進造林綠化,努力改善生態狀况。全年計劃安排營造林任務9000萬畝,撫育森林8000萬畝,低産林改造2500萬畝,義務植樹25億株。一要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儘快上報國務院批准《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全面落實造林綠化任務。優化造林綠化方式,增加混交林、鄉土樹種、珍貴樹種造林比重。抓好油茶造林項目,開展核桃標準化園、碳匯造林、能源林基地建設試點。抓好義務植樹和部門綠化,努力提高盡責率。開展全民義務植樹3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召開全國造林綠化管理工作會議。二要抓好天然林保護等重點工程建設。國務院决定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二期,這是我國林業建設史上的又一件大事。與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取消了地方配套,中央財政對中央投資的項目實行全額補助;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護、公益林建設和社會保險補助標準,幷將進行動態調整;將森林經營納入了天保工程,增加了中幼林撫育和森林改造培育補助政策;擴大了工程實施範圍,增加了丹江口庫區11個縣。這些重大突破和政策設計,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决心和對林業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必須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按照目標、任務、資金、責任“四到省”的要求,認真實施天保二期工程。上半年要專門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全面部署天保二期工程建設。同時,要抓緊編制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規劃,深入推進沿海防護林和速生豐産用材林等工程建設。三要强化森林經營。開展森林經營現狀調查,編制《森林撫育經營實施方案》。繼續抓好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努力擴大試點規模,提高補貼標準,增加試點內容。强化森林經營監督管理,推行森林經營行政、技術和施工負責人制。修訂森林經營技術標準,加强森林經營模式和關鍵政策研究。四要抓好良種壯苗培育。加强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管理,確定一批新的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保障性苗圃。搞好林木良種補貼試點跟踪檢查。依據《全國林木種苗發展規劃》,合理布局林木種苗工程項目。加强珍貴樹種苗木繁育,優化種苗供應結構。嚴格執行“兩證一簽”制度,開展林木種苗專項執法檢查,整頓規範生産經營秩序。

        (三)加大資源保護力度,切實鞏固建設成果。一要加强森林資源保護。認真落實《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完成省級縣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分解落實全國“十二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繼續推進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開展保護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監督檢查。做好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工作。啓動國家級公益林監測與評價試點。嚴厲打擊毀壞林木、侵占林地、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爲。二要加强濕地資源保護。大力推進濕地保護立法和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深入實施濕地保護工程,加快構建濕地保護長效機制。研究建立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價值和功能評價指標體系。加强國際重要濕地建設和管理,促進濕地公園健康發展。三要加强荒漠資源保護。編制《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啓動國家級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項目。開展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做好岩溶地區第二次石漠化監測工作。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林業建設任務,抓好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推動石羊河流域、新疆等重點地區防沙治沙規劃報批工作。四要加强生物多樣性保護。編制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相關規劃和《大熊猫保護工程規劃》。推進自然保護區示範省和示範自然保護區建設。推動落實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實施方案。加强珍稀瀕危物種拯救和保護,擴大回歸自然範圍。推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的調整和頒布。做好第二次全國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野生植物資源調查試點和第四次大熊猫調查。

        (四)强化林業應急管理,提升灾害防控能力。一要全力抓好森林防火。繼續貫徹落實《森林防火條例》,組織實施《全國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强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配備。完善預警響應和應急處置機制,扎實推進依法治火、科學防火和群防群治,構建快捷高效的防火保障體系。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和村級聯戶承包責任制,嚴防發生特大森林火灾。二要强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推行重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政府參與的“雙綫”責任制管理,全面落實松材綫蟲病和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政府責任制。健全考核指標評價辦法,建立檢疫責任追溯制度,開展檢疫執法整頓工作。開展林業有害植物摸底調查,進一步强化防控措施。三要加强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完善監測防控體系,制定監測防控管理辦法。强化監測防控形勢研判,大力推進主動預警,做好重點時節、重點區位和重點疫病的監測防控。四要妥善處置沙塵暴灾害。加强沙塵暴預測預警,做好沙塵暴高發期適時監測、信息報送和應急處置工作,减緩灾害損失。五要加大林區治安防範力度。建立新型警務機制,加大林區治安源頭管理和綜合治理力度,深化林區禁毒工作。妥善處置涉林非法集資案,防止發生群體性突發事件。

        (五)加快發展林業産業,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一要繼續壯大林業産業規模。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和政府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推動落實《林業産業振興規劃》,大力培育十大主導産業,力爭全國林業産業總産值達到2.4萬億元,林産品國際貿易總量突破1000億美元。二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鼓勵推廣林藥、林菌、林菜、林牧等立體開發、循環利用模式,實現長中短有機結合、上中下綜合利用、林農牧複合經營,提高林地綜合利用率和産出率,促進農民在較短時間內增收致富。三要不斷提高綜合服務水平。制訂《關于建立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的意見》、《關于建立重點林産品市場和林業企業聯席制度的意見》,辦好第二届中國(國際)林業博覽會、中國林産品交易會等展會。四要加强林産品市場信息搜集與分析,提升林業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的能力。

        (六)加强生態文化建設,提升生態文明水平。一要加强林業宣傳。積極策劃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林業的地位和影響力。深入開展關注森林系列活動,繼續辦好第八届中國城市森林論壇,組織開展第五届關注森林獎評選工作。二要推進生態文明基地建設。新建一批生態文化博物館、科技館、森林公園、濕地公園、主題公園、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教育示範基地。三要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繼續推進森林城市、綠化模範先進單位等創建活動,組織開展森林旅游節、濕地文化節、國際濕地日、愛鳥周等生態文化主題活動,全面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四要加大生態文化作品創作力度。創作一批社會效益明顯的生態文化精品,辦好《綠野尋踪》、《綠色時空》電視欄目,抓好《濕地空間》專題片攝製工作,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加强林業系統報刊管理,提高辦刊質量效益。

        (七)大力推進林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林區民生。一要加快林區棚戶區危舊房改造。2011年是林區棚戶區危舊房改造規模最大的一年,涉及林區上百萬人口的切身利益。各地要進一步搞好調查摸底,登記核實,確保符合政策規定的棚戶區和危舊房全部納入國家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要根據年度建設任務,科學編制建設方案,協調落實配套資金,抓緊和細化各項前期工作,確保及時開工建設。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加强質量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優良、職工群衆滿意。拆遷安置、戶型設計、房屋分配等工作,要廣泛聽取職工意見,充分尊重群衆意願,切實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棚戶區危舊房改造配套供熱、給排水、小區道路、綠化美化等設施建設力度,確保職工群衆居住條件、居住環境同步改善。密切關注和妥善處理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工作中出現的新情况、新問題,切實維護林區穩定。二要切實加强林區道路、飲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詳細測算建設任務,抓緊與有關部門對接。對已經納入相關專項規劃的,要進一步明確建設任務,落實投資渠道,加快建設進程。對還未納入規劃的,要積極反映,爭取儘快納入相關專項規劃,確保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同步改善。三要做好灾區生態和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工作。認真實施雨雪冰凍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生態修復規劃,積極推進玉樹地震灾區、舟曲地質灾區生態修復和基礎設施重建工作,加大扶持力度,確保工程質量。通過勞務購買等方式,擴大林業職工和林農就業,保障灾區群衆生産生活水平不下降,確保興林富民、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八)增强支撑保障能力,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一要進一步完善强林惠林政策體系。繼續實施造林、林木良種、濕地保護、中幼林撫育、野生動物損害、森林保險保費等補貼補償補助政策。完善金融支持體系和稅收扶持政策。積極爭取防沙治沙財政補助政策。努力將國有林場納入國家分離國有農場辦社會政策範圍。二要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强化困難立地造林、森林經營和雷擊火防範技術攻關,力爭在林業碳匯監測計量、生物質能源、資源保護、野外科學觀測和生態服務功能測算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繼續實施林業科技引領計劃、林業科技富民示範工程和林業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推動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標準化示範區等各級各類科技示範樣板。加强林業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强化林業生物安全和遺傳資源管理,加快推進森林認證工作。加强協調,積極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林業野外生態定位觀測站、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林産品質量監督與檢驗檢測機構等林業科技條件能力建設。三要强化依法治林。切實抓好森林法修改,繼續開展自然保護區立法調研,推進沿海防護林條例、濕地保護條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等行政法規起草修訂工作。抓好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證書核發管理辦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制訂工作。推進林業綜合行政執法示範點建設。完成規範性文件清理,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做好林業行政復議工作,提升各級林業部門依法行政水平。四要大力推進林業信息化建設。林業信息化建設必須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制式、統一平臺、統一管理,加大資源整合,促進信息共享,在統一的前提下,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各具特色的信息化業務。加快推進“金林工程”立項工作,儘快啓動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積極拓展林業信息化交流與合作,適時召開全國林業信息化工作會議。加强林業信息化示範省建設和林業信息化標準建設,推進應急通訊和先進成熟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五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及時準確掌握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議題談判形勢變化,認真研究坎昆會議通過的兩項决議,積極開展相關政策研究和科技攻關,及早制訂我國林業與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規則接軌的新政策、新措施、新規程和新標準,爲林業議題談判和林業長遠發展爭取主動。妥善應對森林可持續經營、非法采伐和老虎、象牙、犀牛角等涉林敏感、熱點問題,全力維護國家權益。做好聯合國亞太地區林業委員會會議、APEC林業部長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和國際森林年的相關工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公約談判和國際規則制定。繼續實施林業“走出去”戰略,鞏固和拓展政府間、部門間合作渠道。積極爭取日、韓、澳、德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環境基金會、國際熱帶木材組織等雙多邊援助項目。

        (九)全面抓好自身建設,提高服務管理能力。一要加强幹部培養管理。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競爭上崗、挂職鍛煉力度,抓好關鍵崗位輪崗交流,優化機關幹部配置,選派一批政治上靠得住、業務上過得硬的幹部充實到關鍵崗位。頒布實施國家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加强林業人才工作的意見、全國林業人才“十二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全國林業教育培訓“十二五”規劃。二要抓好基層林業隊伍建設。加快推進森林公安、調查監測、信息化等隊伍建設,切實加强林業工作站、木材檢查站、國有林場等基層單位建設,穩定機構隊伍,强化職能作用,理順資金渠道,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辦公條件,著力解决幹部職工關心的民生問題。三要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切實抓好教育、制度、監督幷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開展各專項治理工作,加强對重點領域、環節和崗位的監督檢查,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辦力度,促進黨員幹部廉潔從政,依法行政。四要强化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表彰一批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共産黨員,努力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良好的作風凝聚人心,以優良的政風推動工作。

上一篇:
呼和浩特市圈定十二五農牧業發展總目標
下一篇:
林業局“十二五”林業發展規劃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組織結構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