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視野導航
能源電力 | 化工機械 | 醫療衛生 | 醫藥保健 | 
金融經濟 | 交通運輸 | 冶金製造 | 農副産業 | 
裝飾建材 | 電子通訊 | 輕工紡織 | 服裝鞋帽 | 
日用百貨 | 汽車家電 | 房産服務 | 其他行業 | 
聯繫我們
電話:0086-10-84675230
電話:0086-10-84675235
傳真:0086-10-84673367
郵箱地址(E-MAIL):
service@zkreport.org
十二五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立體化提速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視野 >> 最新專題視野 >> 交通☆運輸
最新專題視野
【時間:2011-4-8】

十二五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立體化提速

        2011年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陳勝營和水運局副局長李良生介紹了交通運輸“十一五”發展、“十二五”展望等方面的情况。
        翁孟勇表示,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爲“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一五”期間共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設投資4.7萬億元
        在介紹“十一五”交通運輸發展情况時,翁孟勇表示,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交通運輸網絡更加完善。“十一五”期間,全社會共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設投資4.7萬億元,是“十五”期間的2倍多。全國公路網總里程達到398.4萬公里,5年新增63.9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由“十五”期末的4.1萬公里增加到7.4萬公里,新增3.3萬公里。全國農村公路5年新增里程52.7萬公里,全國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都通了公路。
        “十一五”期間新增及改善內河航道4181公里,全國內河通航里程達12.4萬公里,初步建成了國家高等級航道網絡。
        在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方面,5年完成投資2500億元,相當于前25年民航建設資金的總和。5年新增定期航班機場35個,改建了一批機場,初步形成了規模適當、功能完善的機場體系。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爲促進經濟發展特別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內需作出了貢獻。”翁孟勇說。
        “十一五”期間一批具有高技術水平的工程相繼建成
        翁孟勇說,“十一五”期間,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建成,科研水平明顯提高,以蘇通長江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秦嶺終南山隧道和長江口深水航道爲代表的一批世界級工程相繼建成。同時,交通運輸的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環境保護能力不斷增强,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
        “十一五”期間,交通運輸的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開通了1600多條不停車收費ETC專用車道。
        節能减排初見成效,營運車輛運輸周轉量單位能耗、船舶運輸周轉量單位能耗和港口生産單位能耗分別比“十五”末降低了5%、7%和4%。
        交通立法工作不斷推進,出臺了《船員條例》《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等。
        “十二五”期間將堅持適度超前原則打造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翁孟勇表示,“十二五”期間,將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適度超前原則,繼續保持適度規模和速度,確保國家擴大內需的重點在建和續建項目順利建成幷發揮作用,完善國家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到2015年,初步建成涵蓋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
        在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以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爲龍頭,加强省際連接綫路(“斷頭路”)建設。修訂國家公路網規劃,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路網整體結構優化升級。
        有序推進沿海港口建設,完善煤、油、礦等主要貨種港口布局,加强資源整合,推動以臨港工業爲依托的沿海港口新港區建設。加快推進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重點建設荊江河段治理工程、京杭運河擴能工程等重點項目。到2015年,內河高等級航道總里程達1.3萬公里。
        在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斷優化機場布局,逐步增强機場保障能力。到2015年,民用機場要覆蓋全國80%以上的縣級城市。
        加强郵政基礎網絡建設,在尚沒有郵政所的鄉鎮加快補建郵政所。到2015年,全國郵政局所總數要達到6.2萬個。

上一篇:
十二五規劃廣西五年內將實現交通提速
下一篇:
“十二五”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的戰略選擇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組織結構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