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國際視點

德國對企業提供財政補貼情况初探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7-7-16

一、  德國財政補貼總體情况

(一)聯邦財政補貼。根據德國聯邦政府補貼報告(第25期),2016年聯邦政府向企業提供的補貼共計229億歐元,其中直接資金支持75億歐元,稅收優惠154億歐元。而基礎研究撥款、聯邦擔保、向國有企業發放的補貼或增資等幷不包含在內。根據2017年德國聯邦財政預算報告進行的粗略計算顯示,聯邦政府2017年向國內企業提供的償債援助、貸款、投資補貼等各類撥款近360億歐元,國外投資補貼67億歐元。

 

2017年德國聯邦政府前10大資金支持項目

序號

名稱

金額(億歐元)

1

建築節能改造

14.8

2

(用于發電和煉鋼的)煤炭銷售以及消除産能調整帶來的負擔

10.5

3

寬帶網絡擴建

6.9

4

能源效率基金

4.6

5

改善區域經濟結構(部分)

4.4

6

改善農業結構及海岸保護(部分)

4.4

7

高速公路卡車養路費的使用

3.9

8

國家氣候保護倡議

3.3

9

中小企業集中創新項目ZIM(部分)

3.2

10

可再生能源應用

3.2

資料來源:2017年德國聯邦財政預算

 

(二)全國情况。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20161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企業是德國財政重點補貼對象。2015年企業獲得的各級財政補貼共計905億歐元,包括就業政策、區域政策、結構政策、促進創新和中小企業發展、專業技能培訓等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跨行業性補貼約260億歐元;針對特定行業的補貼約645億歐元。其中交通業以252億歐元高居榜首,占比高達15%,其次是農林漁業(100億)、房屋租賃(35億)和采礦業(20億)等。但補貼配比逐漸從企業向非營利性組織以及私人家庭傾斜,企業直接獲得的補貼從2000年的近70%降至2015年的53.7%。非盈利性組織也包括行業協會,這些協會是爲會員企業利益服務的,拿到的項目款項通過調研報告和研討會等形式爲企業提供信息支持,其實也是隱性的補貼。還有一些補貼無法量化,比如價格補貼,即國家高價買入或低價賣出。

 

二、  典型案例

由于德國財政補貼涉及各行各業,條目繁雜且存在大量隱性補貼,無法一一獲得,本報告僅列舉以下案例說明。

(一)研發補貼。爲保持德國在數字化時代在研發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優勢地位,聯邦政府于2006年首次推出高科技戰略,幷于2010年和2014年兩度修訂,確定了工業4.0、能源供應智能化轉型、可持續交通出行、互聯網服務經濟生活等十大未來項目。政府以直接項目補貼的方式予以支持,支持額度最高可達企業成本的50%。根據聯邦教研部2016年研究和創新報告,聯邦政府在20142016年間在高科技戰略框架下的投資約爲340億歐元。其中,中小企業是重點支持對象之一。20072015年聯邦政府爲中小企業提供的研發資金從7.8億歐元增至14.5億歐元。此外,企業也可申請各聯邦州以及歐盟層面的研發項目補貼。

(二)初創企業補貼。德國政府通過提供諮詢服務、補貼、風險投資等方式扶持初創企業發展,推出EXISTGO-BioINVEST等多個支持項目。比如,爲幫助初創企業更容易地獲得創業之初所需要的風險資本,聯邦經濟和能源部出臺政策規定,如果風險投資人注資1萬歐元以上,將可獲得投資額20%的補貼,每年補貼上限爲50萬歐元,在投資人退出時還可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新的ERP/EIF成長基金爲快速成長的資本密集型企業提供總額高達5億歐元的資金支持。此外,年輕的創新型企業參加國際知名展會還可獲得最高7500歐元補貼。

(三)航空業補貼。歐洲航空業是在政府支持下逐步發展壯大,即使在私有化或半私有化之後,債務减免、貸款支持及其他形式的補貼仍在繼續。在長達13年的空客和波音補貼爭端中,世貿組織認爲歐盟及德、英、法、西等成員國爲空客多個機型提供總額高達220億美元的補貼,違反世貿組織規則。20164月,巴伐利亞州高等法院的一份報告認爲,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從慕尼黑機場(聯邦、州、市政府共同所有)獲得價值逾10億歐元好處。此外,德國地方政府經營的區域性機場長年虧損,如哈恩機場每年虧損1600-1700萬歐元,只能靠政府財政支持勉强生存。

(四)新能源補貼。爲順利實現能源轉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鼓勵企業投資可再生能源是德國政府的重要任務。德國不僅制定幷多次修改《可再生能源法》,還推出减稅等各種扶持政策。以可再生能源電力附加稅爲例:一方面,國家通過徵稅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産商,直接增加了普通民衆的用電支出;另一方面,化工、鋼鐵、制鋁等2000餘家能源密集型企業可享受稅收减免,每年涉及上億歐元。20165月,歐洲法院裁定,德國能源密集型企業在2012-2014年間免繳的部分可再生能源電力附加稅屬國家補貼,總額約3000萬歐元,扭曲了市場競爭。有批評聲音認爲,德國政府在推行能源計劃經濟政策。

(五)電動汽車補貼。爲將德國打造成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供應國和銷售市場,聯邦政府出臺多項政策予以支持。截至目前,聯邦政府共出資22億歐元用于電動汽車研發,2012年以來共推出22個示範性項目。德國還于20165月通過總額爲12億歐元(聯邦政府與汽車製造商平攤)的電動汽車購買補貼計劃,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分別獲得4000歐元和3000歐元補貼,幷享受收稅减免政策。此外,聯邦政府還將出資3億歐元推動2020年前在全國範圍內新建1.5萬個充電站,可最多抵消企業40%的成本,幷出資1億歐元用于電動汽車采購。

(六)農業補貼。農業一直是受補貼的重點行業。歐盟實行共同農業政策,各成員國在共同農業政策框架下實行共同的農業預算。歐盟的農業補貼占財政預算總額的比重高達40%,其中,農民、農場主及農業企業獲得的直接補貼高達400多億歐元。2014年德國共有222家農場主或企業從歐盟農業基金中獲得100萬歐元以上的補貼。2016年,歐盟撥款5億歐元用于救助市場嚴重供大于求的奶農及乳業經營者,其中德國奶農獲得5800萬歐元補貼,德國聯邦政府又提供相同數額的補助,用于抑制牛奶産量,穩定市場價格。部分業內人士認爲,這一舉措造成市場扭曲,擾亂市場的價格調節機制。

 

三、  德國內部對國家補貼的詬病

(一)增加財政負擔,浪費公共資源。德國納稅人聯盟近日對聯邦政府對私有經濟領域的一些項目進行補貼提出質疑,認爲産品創新和優化是企業行爲,政府不應浪費納稅人的錢。比如,德國聯邦教研部支出25.3萬歐元用于改善啤酒口味和保鮮度,聯邦環保部支出92.3萬歐元用于改良寵物食品。該聯盟預估,政府每年的多餘支出近200億歐元。另據德國《商報》報道,德國的補貼幾乎涉及各個行業,其中111項最沒有意義的補貼每年耗費國家財政352.9億歐元。

(二)破壞資源環境,阻礙綠色發展。根據德國聯邦環境署(UBA)最新數據,2012年德國聯邦政府發放的補貼中,至少有570億歐元的補貼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導致水、土地、空氣污染,生物多樣性减少等,且近年來幷沒有减少的趨勢。此類補貼主要涉及交通(286億歐元)、能源(203億歐元)、農林漁業(58億歐元)及建築和住房(23億歐元)四大領域。不僅給國家財政帶來雙重負擔(補貼及修復環境破壞需額外費用),且不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聯邦環境署因而敦促德國政府在2025年前取消所有對環境有害的補貼,必要時國家須借助歐盟或國際力量廢除阻礙削减有害補貼的規定。

(三)擾亂市場秩序,造成競爭扭曲。一方面,缺乏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通過國家補貼紓困不是長遠之計,對補貼形成依賴,不願主動進行結構調整和內部改革,阻礙經濟結構轉型。另一方面,有技術優勢和競爭力的企業因無法獲得稅收優惠或直接資金支持,在價格上陷入劣勢,受到市場排擠。比如德國地方政府經營大量釀酒廠、跑馬場等,與私人企業開展不公平競爭,引起不滿和擔憂。此外,2014年荷蘭的一份調查報告也指責德國對港口的高額補貼構成不公平競爭,在同等競爭條件下,鹿特丹港集裝箱吞吐量將增加7%以上。

 

打印】【關閉
上一篇:
2017年Q2韓國大學生失業率飈新高
下一篇:
2025年德國汽車貿易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