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國內法规

关于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分工方案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6-7-13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於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分工方案》的通知

國土資廳函〔2016〕206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部機關各司局,有關學會、協會: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國發〔2006〕7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6〕10號),部制定了《關於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分工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6年6月28日 

 關于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的分工方案

爲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國發〔20067號,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國辦發〔201610),進一步明確“十三五”期間國土資源科普工作的重點任務,增强國土資源科普能力,促進公民國土資源科學素養提升,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密圍繞國土資源事業發展,面向公衆地學科普需求落實《科學素質綱要》,促進全民國土資源科學素養提升,增强國土資源科普能力,完善國土資源科普體系,全面推進國土資源科普事業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青少年國土資源科學素質培養行動。

1.引導中小學生學習國土資源科學知識。加强與教育部門溝通,爭取將更多國土資源科學知識納入各級各類科技教育培訓教材和教學計劃;鼓勵有條件的單位與中小學開展共建合作,共同開展國土資源知識競賽、地學夏令營等課外活動;充分利用國土資源場科普館的展覽資源、專家資源,通過向中小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開展科普講座等活動,激發更多中小學生熱愛自然、汲取國土資源科學知識的興趣。(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中國地質博物館牽頭,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部機關有關司局指導,部相關直屬單位、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配合。以下任務均需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部機關有關司局指導,部相關直屬單位、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配合,不再列出

2.促進大學生參與國土資源科普活動。加强與高等院校合作,面向大學生開展地球日演講大賽、重大地質專項成果進高校、地學前沿大講堂等活動,創造大學生瞭解國土資源領域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焦點的機會和平臺;發展壯大大學生國土資源科普志願者隊伍,使大學生成爲普及國土資源知識、宣傳國土資源國情的有生力量;進一步推進中國大學生地學科普聯盟工作,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就業見習基地建設,組織學生校際交流、高端地學人才論壇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國土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土地學會、中國地質學會

(二)實施農民國土資源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面向農民需求開展科普活動。與中國科協、農業部共同開展“全國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將耕地保護、地質灾害應急避險等與農民切身利益相關的政策、知識納入題庫,提升農民保護耕地和地質灾害應急避險意識;充分發揮學會和國土資源科普基地作用,開展科普大篷車、科普巡展等形式多樣的“科普下鄉”活動。(中國土地學會、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中國地質博物館

2.持續做好“化石村”建設工作。通過與古生物化石集中産地開展共建,提供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政策法規與專業知識咨詢,開展化石宣傳教育和科普活動;通過捐贈化石標本、相關書籍和宣傳用品等形式,促使化石保護工作走進田間地頭。(中國地質博物館

3.結合農村實際拍攝製作農民喜聞樂見的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情景劇、地質灾害防治科教片及國土資源惠民政策的專題片,幷利用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國土資源管理》視頻欄目,向農民傳播普及國土資源國情國策和科學知識。(國土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國土資源報社、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

(三)實施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國土資源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建立健全國土資源領導幹部培訓體系,制定培訓規劃;圍繞學習型機關建設、國土資源大講堂、國土資源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以及縣(市)、鄉(鎮)國土資源管理幹部培訓等工作,開展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國土資源科學素質提升專項行動,普及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管理、合理利用的新理念新技術。(國土資源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國土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

(四)實施國土資源科技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

積極與教育部門合作,組織國土資源領域科技專家參與中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和教學方法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國土資源領域科研機構邀請中小學科學教師參與科研實踐,提高科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中國地質博物館、國土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

(五)實施社區國土資源科普益民工程。

1.深入社區開展國土資源科普活動。借助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動周、土地日、科普日等平臺,充分發揮各學會、協會、各級國土部門、各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等資源優勢,通過科普展覽、科普劇表演、贈送科普圖書、發放科普宣傳頁等形式,開展“科普進社區”活動。(中國土地學會、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

2.培養社區居民節約利用資源意識。與社區居委會進行共建,通過邀請社區居民參觀國土資源科普場所、聽取科普講座等形式,宣傳國土資源國情國策,普及保護國土資源、節能减排、防治地質灾害的科學常識,增强公衆資源憂患意識,引導公衆積極參與節約、集約、高效、持續利用國土資源實踐,提升國土資源事業的社會認知度。(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

(六)實施國土資源科普信息化工程。

1.繁榮國土資源科普作品創作。創作圖書、電影、動漫、微視頻、游戲等形式豐富、公衆樂于接受的國土資源原創科普作品;探索應用虛擬現實(VR)、增强現實(AR)等新技術手段創作國土資源科普作品;開展國土資源優秀科普作品評選,集中向社會進行展示和宣傳,擇優推薦申報國家優秀科普作品;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中加大對優秀國土資源科普作品獎勵力度。(中國地質出版社、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中國地質博物館

2. 强化國土資源科普傳播協作。整合、建設好現有科普傳播平臺,切實發揮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各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科普網站、網頁以及數字地質中國地質博物館等傳播資源的宣傳作用;加强與知名科普網站、欄目及核心媒體的合作,擴大宣傳效果;創新國土資源科普傳播方式,推動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與微博、微信、移動APP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實現包括紙質出版、網絡傳播、移動終端傳播在內的多渠道全媒體傳播。(國土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國土資源報社、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

(七)實施國土資源科普基礎設施工程。

1.加强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建設。扎實推進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推薦命名工作,突出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的示範效應,優化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布局,適度加强科研實驗類科普基地建設,到2020年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命名數量控制在200個左右,科普帶動效應有較大提升;規範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管理,加强對已命名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的評估;加强對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建設的指導,積極推薦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入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完善國土資源科普基地信息交流平臺。(中國地質博物館

2. 推動國土資源優質科普資源開發開放。充分發揮國土資源科研機構科技人才和資源優勢,推動國土資源科研機構向公衆開放實驗室、陳列室和其他科技類設施,推動國土資源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充分發揮部重點實驗室、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科普功能,每年應向公衆開放不少于15天,幷安排科普講座、現場參觀、科學實驗演示、專題展覽等科普活動。(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國土資源部整治中心、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八)實施國土資源科普産業助力工程。

探索建立國土資源科普産品創新聯盟,共同探討國土資源科普産業發展科普産品創新思路,研究公益性科普事業和經營性科普産業幷舉體制新途徑;推動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成果、調查成果科普化;培育國土資源科普創作和産品研發示範團隊;參與全國科普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參加科普相關標準的制定;落實國家鼓勵科普産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地質出版社、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中國地質博物館、國土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

(九)實施國土資源科普人才建設工程。

1.加强國土資源專業科普隊伍建設。加大對國土資源專業科普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科學素質和業務水平;舉辦國土資源科普講解大賽,推薦優秀選手參加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發展壯大國土資源領域科學傳播專家團隊,建立“國土資源首席科學轉播專家”制度,深入開展科學傳播活動。(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局屬單位、中國土地學會、中國地質學會

2.充分發揮國土資源科普志願者隊伍作用。推動“李四光中隊講師團”等國土資源科普志願者隊伍建設,積極開展李四光少年兒童科技獎評選、少年兒童地質勘探隊、國土資源科普大講堂、離退休科技工作者與青少年手拉手等科普活動;建立“國土資源科學普及使者”制度,鼓勵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利用課餘時間在國土資源科普場所承擔義務講解工作,開展國土資源科普宣傳國土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老科協國土資源分會、中國地質博物館

三、進度安排

(一)啓動實施。2016年,組織各單位制定各項重點任務的具體實施方案,于8月底前報送部科技主管部門。

(二)深入實施。2017-2020年,繼續完善工作機制,加强監測評估,針對薄弱環節,解决突出問題,全面推進各項重點任務的實施,幷做好各項重點任務實施情况的宣傳工作。

(三)總結評估。2020年,對各項重點任務實施情况進行總結評估,幷通報有關情况。 
打印】【關閉
上一篇:
關於促進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發展的實施意見
下一篇:
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