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打算進一步加强對日企爭奪更多海外基建項目訂單的支援。2020年的海外基建訂單及項目投資收入目標總額增至約3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8萬億元),是2010年實際總額的3倍。這不僅可以擴大日企的海外收益,還可以通過建設高質量基礎設施加强與新興市場國家的關係,作爲外交手段也具有重要意義。
開啓新時代
“日印新時代由此開始。這是開啓日印新時代的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會談”。去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訪問擁有超過12億人口的印度,在同該國總理莫迪舉行首腦會談後,這樣强調會談成果。
日本和印度就簽署爲實現核電出口不可或缺的日印核能協定達成原則共識。雙方還就連結印度西部商業城市孟買至艾哈邁達巴德的高鐵項目采用新幹綫技術一事達成一致。
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仍對日本核能技術給予很高評價的印度對此表示很大的期待。莫迪總理稱贊道:“這將成爲標志兩國相互信賴和戰略夥伴關係進入新階段的光輝象徵。”
加速開拓
爲解决電力不足的問題,印度曾有一段時間在火力發電等方面積極引進過價格低廉的中國産品,但因故障和性能不足等問題頻發,導致對高品質的日本産品評價有所提高。由此帶動了一批今後有望擴大業務的投資,如東芝在印度當地建立渦輪工廠等。
日本政府以日印首腦會談取得成果爲契機,考慮加速對印度市場的開拓。爲支持日系企業的活動,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等準備了總額達1.5萬億日元規模的特別金融援助,通過創造有利融資環境等來提供側面支持。
綜合實力
日本政府爲實現30萬億日元的目標,根據領域不同分別設定訂單目標額。在電力系統和核能等能源領域設定了約9萬億日元的目標額,包括新幹綫在內的交通領域設定爲約7萬億日元,太空和醫療等新領域設定爲約5萬億日元,描繪了大幅增加的藍圖。
日本企業在被認爲是基建設施投資最有望的東南亞至中東地區,面臨著以中國和韓國爲首的衆多競爭對手。經産省官員稱:“不僅是價格競爭,還要得到品質認可。發掘符合條件的項目至關重要”他還指出了從基建計劃階段開始提供支持的重要性。
在英國建造高速鐵路的項目中,不僅製造車輛還參與保養的日立公司贏得了訂單。日企爲更好應對海外項目,通過深化企業間合作,擴大業務領域以提高綜合實力已變得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