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市委經濟工作暨城市工作會議,是貫徹黨的十八届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届七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暨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5年經濟工作,對今年經濟工作和今後一個時期城市工作進行重點部署的一次重要會議,對于全市上下統一思想、提振精神,確保 “十三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去年以來,面對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市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帶領全市人民,深入實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統籌發展”工作主基調,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年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實現了“十二五”規劃勝利收官,爲“十三五”順利開局和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成都發展正行進在爬坡上坎、執銳攻堅的重要節點。發展動力正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産業結構正從“傳統産業主導”向“新興産業引領”邁進,城市發展正從“規模化擴張”向“集約化提升”轉型,功能定位正從“區域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性區域中心城市”躍升。四道重大關口,是我市經濟發展必須邁過去的坎、翻過去的山。同時,總體有利的宏觀環境、“十二五”時期奠定的堅實發展基礎、作爲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成渝城市群“雙核”之一的區位和地緣優勢,以及國家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城市群建設、四川天府新區升格爲國家級新區等一系列深度聚焦的政策紅利,是我們沖關奪隘的强有力支撑。只要我們對新常態認識更加深入、適應更加主動、引領更加有爲,迎難而上、乘勢而上,就一定能把發展新趨勢轉化爲發展新優勢,推動我市經濟進入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精密、結構更優化的發展階段。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决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我市經濟工作主基調仍是“穩中求進、統籌發展”,其中,“穩”是基礎,“進”是目標,“統”是關鍵。要處理好“增長速度”與“發展質量”的關係,確保經濟換擋不失速、量增質更優;處理好“傳統産業提升”與“新興增長點培育”的關係,“育新”“優舊”雙管齊下、“雙輪”驅動,推動我市産業層次全面邁向中高端水平;處理好“需求端管理”與“供給側改革”的關係,促成供需對接、供需平衡、同頻共振,推動經濟協調發展、行穩致遠;處理好“內生型增長”與“外生型增長”的關係,確保經濟增長始終平穩有力;處理好“促進發展”與“增進和諧”的關係,努力實現相互促進、良性循環。
扎實抓好2016年經濟工作,推進結構性改革,要在戰略上加强整體統籌,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應,要在戰術上實施重點突破,既堅持持久戰,更打好殲滅戰。今年,要著力打好六場關鍵戰役。一要打好穩增長的阻擊戰,著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二要打好調結構的突圍戰,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三要打好促改革的攻堅戰,不斷增强經濟發展動力,四要打好擴開放的主動戰,廣泛彙聚經濟發展活力,五要打好惠民生的持久戰,持續增進市民福祉,六要打好防風險的殲滅戰,大力維護經濟社會穩定。
城市工作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推進今年經濟工作,必須把做好城市工作作爲一項重要內容。要把“一尊重、五統籌”作爲做好新形勢下城市工作的總綱,把省委“五個轉型升級”重大要求作爲推進城市發展的著力方位。更加完善發展理念,大力提升城市工作科學化水平,更加注重規劃引領,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更加强化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品質,更加實施系統治理,穩步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加快實現人的城鎮化,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成都特點的城市發展道路。
發展任務越重,越需要加强和改進党的領導。全市上下要同心同力,形成推動發展的强大合力,確保市委各項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見效,奮力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爲决戰全面小康,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而努力奮鬥! (成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