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以來的油價下跌已延續至2015年,非常規資源開發首當其衝。歐佩克日前作出表態,似對美國葉岩産業受到低油價打壓的局面很有些得意。面對來勢汹汹的低油價“侵襲”,非常規油氣行業的自我救贖至關重要。 美國的葉岩油氣産業若不想在2015年與沙特等歐佩克産油國的競爭中落敗,則需要大力推進技術進步。進一步擴大能源技術的投資規模和加大研發力度,通過技術進步來有效降低油服和油氣公司的服務費用及操作成本,實現降本增效,是現階段油氣公司最需要做的事情。 美國勒克斯研究公司(LuxResearch)和信息機構Rigzone對2015年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一些技術發展趨勢做出了預測,認爲2015年技術將繼續改變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技術發展趨勢將主要圍繞提高能效、改善采收率、强化環保技術、引入大數據概念等方面進行,目標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趨勢一:葉岩油氣開采向定制化發展 儘管當前油價暴跌,但非常規油氣技術的投資脚步不會减緩。能源咨詢機構伍德麥肯錫指出,目前葉岩油氣産業的盈虧平衡點約爲60美元/桶。技術進步能够降低單井的盈虧平衡價格,生産商在鑽井、測量、測井、液體選擇、鑽頭、壓裂泵上的選擇將傾向于定制化,使鑽探活動變得更爲經濟。 2015年,非常規鑽探的焦點將集中在提高測井精確度上。生産商將更加關注隨鑽測量(measurement-while-drilling)和隨鑽測井(logging-while-drilling)工具在水平井的放置位置。 實踐證明,放置地點相差50英尺,産出和回報就會相去甚遠。如在西得克薩斯州特拉華盆地的岩層進行鑽探,50英尺的精度差异可産生25%的回報率差別。提高測井精度也允許油企最大化地利用鷹福特葉岩上下層資源。 在價格低迷期,每一道工序的優化都顯得至關重要。隨著生産商紛紛試圖提高單井産量,2015年葉岩開采方式也將向客戶定制化方向發展。勒克斯報告指出,去年美國葉岩油氣産業的鑽井活動專注于大型壓裂,而今年油企將向智能化壓裂轉變,幷探索單井的發展規律,客戶定制化訂單也將越來越多。低油價能够快速帶動新技術的應用,如量身定制的陸上鑽井平臺等。不過目前很大一部分成本節約,仍是在鑽井作業和耗時方面實現。 趨勢二:大數據技術集中亮相 2015年,大數據也將是油氣工業持續追求的主流技術之一。不少油氣企業、業內專家和投資人都認爲,大數據可以幫助油氣行業獲取更有價值、更翔實的數據和信息。基于數字油田的大數據技術,將油田信息化,全面實現油田實體和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可視化。 此外,油氣行業也將繼續對大數據進行深入探討,從行業産出的海量數據中獲得更大價值。數字油田是快速大數據出現的首要領域,目前這一趨勢已經蔓延至煉化、管道、運輸,以及成品油貿易和加油站等領域。 軟件公司TIBCO市場産品高級經理斯蒂夫表示:“上游鑽機、車庫水泵、煉化廠的加壓容器等設備上的傳感器能讓我們清晰地看見所發生的一切——運動、振動、電流、壓力、溫度等等。將這些數據與歷史記錄結合,可以判斷這些機器的可靠性,以及它們在何種條件下更容易出故障,從而制定出更高效的維護策略。” 物聯網(IOT)也能够在油氣行業立足,讓企業以一種更加有效的方式使用勞動力資源。全球油氣能源合作夥伴思科負責人表示:“傳感器的應用範圍將繼續擴大,基礎設施也要隨之跟上,滿足不斷增加的有綫及無綫數據。” 該負責人同時指出,2015年“移動性”將成爲油氣行業的關鍵詞。無綫技術和應用程序、商業案例和執行都將融爲一體。 隨著以物聯網爲基礎的技術啓動,越來越多的程序開始相互關聯幷走向自動化,網絡安全也將同物理安全一樣受到油氣行業的高度重視,企業也將改變安保方式。相應地,行業領先的運營商和服務公司也將開始挖掘新興雲計算的潜力。 趨勢三:環保理念融入其中 2015年,環保理念將全面融入技術研發流程中。 以水資源爲例,水資源利用一直是左右企業運營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出于這個原因,如何最合理、最低成本和最具環境效益地使用水資源,將成爲技術研發的主要核心。 油氣公司將繼續尋找新技術,以减少水力壓裂技術中水資源的利用量。油氣公司調整水資源的能力將對他們未來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014年1月,全球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2030年全球水資源供給與需求間的缺口將達到40%,水資源匱乏也在未來全球十大趨勢中位列第三;而相比之下,食物匱乏居于排行榜第八。水資源短缺的現狀也將促使石油天然氣行業協同創新。 在這樣的背景下,油氣公司開始正視水資源管理和業務增長方面的平衡。在“反水力壓裂”的壓力下,油氣技術公司正在尋求多方途徑,减少水力壓裂法中所需的用水量,甚至尋求“無水”的技術突破。爲了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幷爲環境效益帶來正面影響,水力壓裂法中所需水的再循環和再利用技術,已提上日程。 趨勢四:加大新技術引入力度 2015年,提高緻密油采收率技術尤其值得關注。與常規油井20%~70%的采收率相比,緻密油井目前采收水平不足10%。因此,過去許多生産商寧願投資鑽探新井,也不願意在提高已有生産井效率上下功夫。但目前在廣大的美國西部地區,油企更重視怎樣讓油井更高效地生産,生産商願意爲葉岩油氣迅速引入新技術,以保持石油價格在不同環境下的競爭力。其中陸上葉岩油氣生産商不像海上傳統油氣藏生産商對引入新技術那麽保守,他們在這方面有更多的經營自主性,可以控制油井數量和壽命長短。 勒克斯數據顯示,2003年前,北美大部分油氣投資集中在石油天然氣勘探和生産技術上。但自2003年起,超過70億美元的資金投向了與提高油氣勘探和生産效率相關的新技術領域。 非常規油氣、深水油田,以及重油資源,都成爲油氣行業爭相追逐的焦點。與初始投資專注于水力壓裂技術相比,現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更多會從相關産業中獲取新興技術,從而獲得實際生産過程中的翔實信息和數據。這些技術包括微地震監測技術、化學示踪劑追踪技術、井下光纖視覺傳感器和暫時絕緣技術等,旨在支撑油井複産工作。 儘管當前油價走勢低迷,但油企對非常規油氣開發技術的投資幷未降低,油價疲軟反而更有利于新技術的應用,如以鑽探結果爲導向的陸上鑽探。葉岩油氣産量下降速度很快,速率從50%~90%不等,這就意味著葉岩油氣開采的再次壓裂要比傳統開采的回報更快。也就是說,再開發和重複壓裂要比一般常規油氣田早得多。 2015年技術開發的重點將集中在縮减支出、提升效益方面。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下降,能源技術公司將降低成本以抵消原油價格降低帶來的影響。財力雄厚的技術公司可能會抓住低油價的契機,以更加划算的價格收購技術和公司。微震技術專家邁克•穆勒表示,石油價格的下降可能導致公司效率大幅下降,油氣公司要麽加倍投資提高效率,要麽投巨資研發新技術。不過,這還要根據勘探和生産公司的企業文化、人才力量、領導能力、環境承受力、經營監管制度等方面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