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國際視點

達沃斯推導全球經濟新棋局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5-3-11


        2015年開年以來,全球經濟形勢複雜,油價繼續暴跌,歐元區通縮風險日益加大,各國增長形勢分化明顯,金融市場擔憂情緒持續蔓延。在此背景下,來自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名各界人士齊聚瑞士東部小鎮達沃斯,出席2015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力求就全球經濟形勢達成更多共識,幷探討刺激增長之道。
年會議題更廣泛
        冬季的達沃斯寒氣逼人,但世界各地的政界、商界、學術界和新聞界等人士還是風塵僕僕趕到了這裏。世界經濟論壇每年在達沃斯召開年會,因此也被稱爲“達沃斯論壇”,已成爲研討世界經濟問題最重要的非官方聚會平臺之一。
        屏蔽此推廣內容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于21日至24日舉行,今年的主題是“全球新局勢”。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
施瓦布解釋說,當今世界正經歷深刻的政治、經濟、社會變革,尤其是技術變革。人類面臨衆多挑戰,尤其突出的是收入不公平和社會不平等的加劇、地緣政治方面的合作减少和氣候變化及其潜在的負面影響。
        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各方將圍繞“成長與穩定”、“危機與合作”、“社會與安全”,以及“創新與産業”四大關鍵議題,探討如何應對複雜的全球性挑戰。
        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六年多,顯著影響全球經濟走勢的主要因素已經從前幾年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擴大至地緣政治、科技潮流和社會政策等更廣闊的領域。在分論壇設置上,本次年會將聚焦“中國經濟展望”、“全球性地緣政治危機”、“氣候變化”和“網絡安全挑戰”等280個分議題。
        目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幷不樂觀,歐洲和日本經濟疲弱,新興經濟體增長持續趨緩,金融市場在焦慮情緒中不斷動蕩。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將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去年6月份的3.4%下調到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周也將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分別下調0.3個百分點至3.5%和3.7%。
        對于全球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在不斷上升。普華永道20日發布的一項針對全球77個國家1322名首席執行官(CEO)的調查表明,今年有17%的受訪者認爲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將會惡化,是去年的兩倍多;只有37%的受訪者認爲2015年全球經濟形勢將會好轉,低于去年的44%;CEO們最擔憂的是地緣政治帶來的不確定性,監管過度和網絡安全問題;CEO們的信心還在更多地從新興市場向西方市場轉移,幷首次將美國市場作爲增長最重要的來源。
        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布的《2015年度全球風險報告》顯示,和前幾年全球風險聚焦于債務和財政危機不同,地緣政治風險如今重新成爲影響全球命運的中心議題。
        施瓦布表示,當前局勢錯綜複雜、脆弱不穩,危及全球、區域和各國發展,甚至可能終結近30年來經濟一體化與國際加强合作的勢頭,國際社會面臨著重大轉型挑戰。同時,施瓦布還鼓勵大家提高參與度,共同面對挑戰,影響全球的發展形勢。
        中國話題熱度不减
        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中,中國話題的熱度依然不减,圍繞中國話題設置的議程就有五六場,包括對中國經濟走勢以及對外投資前景等問題的討論。
        中國20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2014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放緩至7.4%,中國經濟2015年的經濟走勢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國務院總理李克强在本次論壇上的致辭成爲各方關注的焦點。
        李克强當地時間21日下午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全會,幷發表題爲《維護和平穩定,推動結構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的特別致辭。
        李克强表示,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也孕育希望,需要探討應對全球新局勢的新思路。面對多變的經濟形勢,中國主張要推動開放創新,各國在根據國情制定自身政策的同時,也要加强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反對保護主義,擴大區域經濟合作。國際社會應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形成全球創新合力,打造全球價值鏈,迎接新科技革命到來,培育世界發展新動能。
        李克强說,2014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沒有采取强刺激,而是力推强改革,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2015年要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注重預調微調和定向調控,既穩定經濟增長,同時著力提升經濟質量和效益。中國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防範債務、金融等風險,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
        李克强還表示,中國將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一步擴大服務業、中西部地區和資本市場開放。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與各國在相互開放中實現共同發展。
        面對“降速”的中國經濟,不少經濟學家表示,這是非常正常與合理的,新常態下中國尋找新的發展機遇、打造經濟增長新動力的改革舉措也成爲論壇上各方關注的焦點。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表示,增速略降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更扎實,幷且利于避免發展失衡。而“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也非常符合中國目前的實際國情,將爲中國提供發展動力,爲世界創造共贏機會。
        國際工會組織秘書長菲利普•詹寧斯認爲,中國的另一個發展機遇在于開發和挖掘內需的潜力。消費在中國的整體經濟活動中占30%左右,而其他有些國家接近70%。中國在擴大內需上顯然還有很大的空間。
        李克强此次還帶領了一支重量級代表團前往達沃斯,其中包括王毅、徐紹史、高虎城、周小川等多位高級官員,以及任正非、馬雲、林毅夫、李稻葵等多位中國工商界和學界精英。
        刺激增長之道各异
        目前,美國經濟以5%的GDP季度增速顯示出强勁的增勢,而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增長形勢則面臨挑戰。歐元區目前經濟增長趨于停滯,通縮風險正逐步加大,希臘的政局不穩等因素也令市場再度擔憂其是否會退出歐元區。對于歐洲央行計劃通過量化寬鬆(QE)舉措,即大規模購買成員國國債,來刺激經濟增長的做法,各界人士在達沃斯論壇上展開了熱議,且爭論不斷。
        英國央行政策委員會前委員亞當•波森認爲,歐元區的通縮風險過大,不能再坐視不理,一味反對歐洲央行推行QE是不對的。歐洲央行在推行QE的問題上行動已經過于遲緩,他還擔憂在德國的干預之下,歐洲央行的QE計劃將難以達到所需的規模。
        而瑞銀集團主席阿克塞爾•韋伯表示,歐洲尚未從危機中恢復,要想根本解决歐洲問題不能全靠歐洲央行,歐洲各國政府應切實推進結構性改革。如果歐洲央行做得太多,可能會削弱歐洲各國政府推進改革的動力。韋伯表示,歐洲當前面臨著許多挑戰,失業率太高和缺乏良好的經濟增長環境等問題都是歐洲央行無法解决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認爲,歐洲經濟增長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投資疲弱。他表示,歐洲依然需要一個可適應性的貨幣政策,歐洲在推進結構性改革方面需要更多的政治領導力。
        近期,油價暴跌之後銅價也大幅跳水,一些嚴重依賴資源出口的新興經濟體受到的衝擊進一步加大,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結構轉型壓力加大;同時,美聯儲一旦開始實質性加息,也將令新興市場的金融系統面臨挑戰。新興經濟體如何實現穩定和可持續的增長也在達沃斯論壇上受到廣泛關注。
        巴西財政部長萊維21日在達沃斯表示,他不否認巴西可能會在一段時間裏出現衰退,但政府選擇的經濟調整道路是正確的。萊維表示,巴西目前所實施的緊縮政策,旨在爲政府“財政打下堅實的基礎”,幷以此來恢復市場的信心,促使企業積極踴躍增加投資。投資恢復當然不會一蹴而就,爲此政府還將采取更多的措施,其中包括簡化稅收手續等。他認爲,隨著各種政策的綜合效應顯現,巴西經濟會在2015年企穩幷最終步入“復蘇”。
        有很多專家表示,新興經濟體還可以通過采用發達國家已經實踐過的技術和手段,來更加迅速地實現經濟發展,長久的穩定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始終也都是至關重要的。
        自去年6月以來,油價“跌跌不休”,目前已經跌去近60%。油價走勢也成爲達沃斯論壇上不可缺少的話題。不少商界人士和學者均認爲,油價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對全球經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尤其是對美國、中國、日本和歐元區等石油進口方來說。但油價的大幅下滑正在對俄羅斯、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等石油産出國造成日益嚴重的影響,也爲全球經濟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儘管油價大幅跳水,主要石油産出方目前均表示不會减産,這也是油價沒有大幅反彈的一個重要原因。據外媒報道,俄羅斯副總理阿爾卡季•德沃爾科維奇21日表示,希望國家油價可以很快止跌反彈,只有這樣俄羅斯貨幣盧布的匯率才能得到支撑。他還表示,俄羅斯的石油産量可能會出現每日100萬桶的下滑,但是仍然沒有减産的計劃。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目前仍然堅持不减産。OPEC秘書長阿卜杜拉•薩利姆•巴德裏21日在達沃斯論表示,油價下跌OPEC仍不减産完全是出于經濟上的考慮,不針對某個特定的國家。國際油價可能還會降至40美元甚至更低,决定减産的幅度將成爲一個問題。
        科技領域受關注
        達沃斯論壇上有關科技領域話題的討論也十分熱烈。一些科技巨頭的高管表示,技術進步的速度目前正大大加快,但2015年網絡安全帶來的威脅也將比任何時候都要嚴重。
        思科的CEO約翰•錢伯斯表示,科技領域即將發生的變化將比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興起時的變化多上10倍,每個企業、國家和個人都將被數字化。
        錢伯斯還表示,今年人們將看到的企業和國家受到的網絡安全威脅將比去年更加嚴重。他說:“如果你認爲去年的情况很糟糕,那麽先等等看今年的情况吧。每個公司和每個國家(的網絡)都將被入侵。”
        美國支付服務提供商Paypal的創始人馬克思•拉夫琴表示,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數據管理和可穿戴科技的發展都將使社會發生巨大的變革。這將成爲一個最令人激動的時代。
        全球一些大型經濟體的政府已經開始加强合作來應對網絡安全威脅。而一些企業在開展新業務時,已經將網絡安全列爲考慮的首要問題之一。
        科技巨頭的公信力問題也受到多方關注。一些商界人士警告稱,大型科技公司如果不對經營策略進行變革,恐將重蹈銀行業近年的覆轍,遭遇聲譽危機,比如自律措施不足使公衆對隱私等問題感到恐慌。
        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稱,德意志銀行監事會主席保羅•阿赫萊特納在達沃斯經濟論壇的演講中指出,自律對科技公司來說無論怎樣都將是不够完善的,自律方式先前已被銀行所采用,但很明顯這未能平息政治上對銀行過度行爲的强烈反對。他認爲,正如在20世紀金融革命中銀行家驚訝于政治態度的快速改變,科技業領袖也會在21世紀的“技術革命”中被類似的轉變所震驚。
打印】【關閉
上一篇:
韓國2015年財政預算將更具擴張性 同比增加5%
下一篇:
2025年德國汽車貿易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