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2015年3月8日公布的數據:2015年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777.62億美元,同比增長10.8%。其中出口1691.90億美元,同比增長48.3%;進口1085.72億美元,同比增長-20.5%,錄得貿易順差606.19億美元。
評論:
1. 2月出口同比增速48.3%,顯著高于市場預期,主因是去年2月的低基數。從絕對金額來看,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出口金額分別爲2116、2275、2003、1692億美元,2014年1月、2月則爲2070、1141億美元,可見出口金額環比幷沒有明顯增長,出口的高增速主要是受到基數因素的影響,背後的原因可能在于去年春節假期始于1月末,而今年始于2月中旬,使得企業進行貿易的時間點有變化。1-2月累計出口增速爲15.0%,屬于正常水平。從國別結構來看,對歐美日、新興市場出口同比分別爲42.2%、61.0%,對香港、臺灣出口同比升至1.9%、19.1%,對各地區出口增速同步回升也從側面印證基數因素是出口异常高增速的主因。結合歷史情况和基本面來看,本月數據顯示外需良好,不過近幾年出口數據的波動較大,更爲準確的出口形勢判斷應結合一季度整體數據來看。
2. 2月進口同比增長-20.5%,嚴重不及預期,且較上月-19.9%進一步下滑,與2月PMI進口分項處于47.5的低位、螺紋鋼價格繼續下行和六大電廠耗煤量同比减少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鐵礦砂、原油、鋼材進口數量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結合本月PMI原材料庫存分項的回升來看,企業或有補庫存的需求,但是金屬、工業原料CRB現貨指數較上月繼續下跌,價格的下行壓縮了進口金額;來自發達國家、新興市場的進口同比增速均較上月下行。綜合來看,本月數據印證了內需疲弱,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因此2月央行的降息操作應包含“穩增長”的意圖,若未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未見緩和,貨幣政策仍有必要進一步放鬆。
3. 2月貿易順差爲606.19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從歷史情况來看,每到春節時貿易順差往往顯著收窄甚至出現逆差的狀况,因此本月數據再次證明了當前進口與出口形勢的顯著分化。出口高增速和高貿易順差或有助于穩定人民幣匯率的預期,但美元指數的快速走强仍是影響短期外匯供求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