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府2014年2月17日發布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産總值較上季度增長0.3%,換算成年率爲增長1.0%。據美國媒體報道,這一增長率只有之前預期的1/3,這樣的結果“令人失望”。
這樣的數據表明,以促使稅將由目前的5%增加至8%,日本國內消費動力將遭受抑制。在出口和內需疲弱的情况下,市場對“安倍經濟學”前景擔憂加劇。
出口疲軟,國際貿易對GDP貢獻率連續兩個季度爲負
綜觀2月17日公布的全年數據,2013年日本全年實際GDP增長1.6%。但日本2013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幅遠低于預期,同時低于同期區1.1%和美國3.2%的增幅,這樣的結果令市場對日本雄心勃勃的經濟增長策略感到失望。
出口疲軟是造成日本第四季度經濟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日本媒體認爲,出口難以提振仍將是2014年日本經濟的不穩定因素。2013年日本貿易逆差爲11.47萬億日元,比上年猛增65.3%,再創歷史新高。至此,日本已經連續3年呈現貿易逆差,“貿易立國”模式經歷重大轉折。造成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日本能源90%依賴進口,日元大幅貶值造成進口燃料價格攀升;而隨著製造業持續向海外轉移,日元貶值對推動出口作用越來越校
數據顯示,日本第四季度個人消費環比增長0.5%,住宅投資增長4.2%,這主要是因爲,在4月消費稅增稅預期下,消費者突擊花錢對內需形成拉動。另外,企業設備投資增長1.3%,公共投資增長2.3%,較三季度7.2%的增速有較大回落,顯示出“安倍經濟學”的緊急經濟刺激措施的效果正在减退。總的來說,國內需求對實際GDP增長貢獻了0.8個百分點,外需則拖累0.5個百分點。出口受新興市場需求加大增長0.4%,雖然時隔一個季度再次轉爲正增長,但增長明顯乏力。而進口增長了3.5%,兩者相减,國際貿易對GDP貢獻率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爲負。
政策刺激驅動力减弱,今明兩年經濟增長率可能爲零
數據顯示,“安倍經濟學”刺激措施的邊際效應正在遞减。2013年4個季度,日本實際GDP同比增長率分別爲4.1%、3.8%、1.9%和0.3%;二、三、四季度環比增速分別爲0.9%、0.5%和0.3%,下降趨勢明顯。
作爲“安倍經濟學”第二支箭,靈活的財政政策試圖通過加大公共投資刺激國內需求。爲了填補4月份消費稅率提高帶來的內需空白,安倍政府在去年年末出臺了5.5萬億日元規模的緊急經濟刺激計劃,這進一步加劇了日本本已糟糕的財政狀况。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日本國債高達1017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日本國民人均負債額約達800萬日元。
市場普遍認爲,4月消費稅率提高將抑制內需,會改變目前日本經濟復蘇依靠國內需求驅動的模式,2014年二季度經濟有可能出現負增長。日本總研調查部副主任研究員下田裕介說,受公共投資加大、企業法人稅减稅和美國經濟復蘇等因素推動,日本經濟在2014年下半年仍將沿著復蘇軌道前行,但隨著政策刺激驅動力减弱,預計2014年和2015年日本經濟的增長率可能爲零。
工資增長前景不明,國內經濟恐怕再次陷入通縮泥潭
日本共同社認爲,安倍政府需要在推動落實經濟增長戰略、扶持企業增加就業以及投資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目前的課題是能否克服4月消費稅增稅帶來的衝擊。倘若工資沒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消費陷入低迷,日本經濟恐怕再次陷入通縮泥潭。安倍政府正在想方設法向企業界施壓,促使企業漲薪,儘管勞方紛紛要求提高基本工資水平,但資方却普遍對經濟前景保持警惕。特別是業績復蘇遲緩的中小企業能否同意漲薪仍是未知。
日本北陸省份富山縣富山市市長森雅志說,“安倍經濟學”實施以來,地方幷未感受到經濟景氣好轉,員工收入也沒有增加。
日本未來的貨幣政策走向也備受關注。分析認爲,如果2014年4月以後日本經濟增長不力,日本央行很有可能繼續加大寬鬆力度。在美聯儲逐步退出量化寬鬆的背景下,此舉會對日元走勢産生何種影響有待觀察。
令人擔憂的是,市場對日本經濟的信心正在喪失。日本內閣府1月份景氣動向指數下降1.0點至54.7,爲3個月來首次下降。而衡量未來幾個月經濟預期走向的指數下降5.7點至49.0,14個月來首次低于“表示積極”的50。另外一項關于消費者對狀况短期預期的調查結果降至40.5,爲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也是13個月來的最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