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輕工業發展特點
增速持續較快。截止2013年底,全省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114戶,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97.59億元,同比增長19.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9個百分點;輕重工業增加值比重爲9.57:90.43,輕工業比重較上年提高1.51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數27033人,同比增長11.53%。其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紡織業、醫藥製造業分別完成工業增加值10.62億元、6.23億元、23.73億元,分別增長42.2%、29.8%、27.3%。
效益穩步提高。2013年消費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97.73億元,同比增長16.74%,占全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9.67%;實現利潤15.14億元,增長60.04%,占全省工業企業利潤的10.71%。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醫藥製造業、紡織服裝和服飾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爲36.64億元、41.89億元、17.49億元,分別增長2.1%、20.4%、67.1%。
調結構步伐加快。農特産品加工、特色紡織服飾、醫藥製造已成爲青海省輕工業發展三大主導産業,工業總産值和工業增加值分別占整個行業的79.3%和84.4%,農特産品加工優勢最爲明顯,總産值占輕工業40.6%。
外貿形勢喜人。去年,特色産品出口比重由2012年的33.46%提升至40.16%,其中枸杞、冬蟲夏草出口1135萬美元,增長8.76%,穆斯林民族服飾出口2901萬美元、地毯出口6519萬美元,增長34.8%,占全省出口總額的7.69%。基本實現了由出口高耗能産品占絕對比重向各類特色資源優勢産品齊頭幷進的轉變。
項目穩步推進。2013年全行業完成投資83.3億元,同比增長39%,高出全省製造業投資增速8.1個百分點,其中紡織業、服裝服飾業投資增長超過2倍,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投資增速超過40%。天露乳業重點打造西北地區重要液態奶、高原特色高端乳品生産基地;珠峰藥業完善了蟲草菌粉--百靈片和軟膠囊、蟲草酒--蟲草飲品兩條産業鏈,實現了無廢水、無廢渣排放的清潔高效生産。
龍頭帶動作用顯現。2013年輕工行業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2戶,過5億的企業10戶,過1億的企業64戶。互助青稞酒集團已跨入“中國白酒製造業最大市場占有份額百强之一”、“中國白酒製造業最佳經濟效益百强之一”的“雙百强”企業行列;湟中弘大、、、、被中國農産品流通經紀人協會評爲“2012年度全國百佳農産品品牌”。
青海省輕工業在加快發展、取得顯著成果的同時,也面臨不少發展難題,如全省122家大中型工業企業中,輕工業占比不足15%,尚未形成産業規模化、集聚化格局,發展規模相對偏小,整體實力不强;産品結構以低附加值初加工産品爲主,較爲單一,産業鏈條短、産業鏈末端産品生産與開發嚴重不足;輕工業仍以勞動密集型和原料密集型産業爲主,新興紡織材料尚是空白,生物醫藥生物製品産業發展較緩慢,産業結構有待優化等。
二、2014年加快輕工業發展的重點
一是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加快培育互助青稞酒集團、春天藥業、藏羊集團等一批輕工業骨幹企業,引導龍頭企業和小微型企業建立橫向與縱向關係延伸産業鏈,構建大中小協調發展、競爭有序的企業成長機制;開展銀企對接,集中資金扶持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輕工企業,確保全省新增50戶規模以上企業,力爭創建3個國家級和5個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
二是加快培育新增長點。對“雙百”行動、50個重大技術創新項目、15個重大産業基地項目進行跟踪管理,采取“一企一策”措施,建立重點項目直通車服務制度,切實解决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早建成、早投産、早見效。
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青洽會”“藏毯展”、“清真食品展”、“冬蟲夏草展”等展會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輕工企業影響力和吸引力;積極推進沙棘産品綜合開發利用、高原特色肉食品深加工、牦牛乳精深加工等31個2013年招商引資落地項目建設,引導企業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
四是强化經濟運行監測分析。認真研究分析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加大協調力度,抓好重點企業、産品的生産銷售,確保重點産品産量、銷售收入同步增長。密切關注輕工業運行發展趨勢,加强調查研究,提出有針對性建議和措施,積極促進輕工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