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天然氣發電成行業新寵 成本難題待解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3-8-21

        天然氣發電看上去很美,但不同的地方,或許天然氣發電的結果也會不同。

        目前,天然氣發電是美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長最快的領域,也是我國各地競相上馬的能源項目。有機構統計顯示,去年我國用于發電的天然氣有288億立方米,而今年這一數字還將提高至311億立方米。

        但實際上,美國天然氣發電的大發展與其取得葉岩氣革命的成功有很大關係,該國目前天然氣供大于求,價格低廉,有天然氣發電發展的良好土壤;反觀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國內消費價格越來越高。這不禁讓人質疑,天然氣發電在我國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潜力?

        發電行業新寵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爲1446億立方米;根據卓創資訊統計,2012年我國用于發電的天然氣約288億立方米。也就是說,天然氣發電占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的比例接近20%。

        在美國的天然氣消費中,發電占比約爲48%。這一數字似乎成了我國各地追趕的目標,各地紛紛上馬天然氣發電項目。

        比如,江蘇省此前出臺規劃,預計到2015年,該省的天然氣供應總量將達到270億立方米,其中用于天然氣電廠的天然氣氣量爲81億立方米,占30%。

        一些能源央企也對投資天然氣發電項目比較熱衷。比如,中海油目前共擁有天然氣發電總裝機480萬千瓦,其中控股363萬千瓦,此外,還有一些項目正在開展核/批准申報工作。傳統的火電企業—華能、華電等公司也紛紛涉足天然氣發電領域,在廣東、江蘇等地新建了天然氣發電項目。

        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已投産天然氣發電廠達50座以上,總裝機容量將近40GW。按照我國2012年總發電裝機容量11.47億千瓦計算,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占全部裝機容量的比例爲3.5%。

        3.5%的比例幷不高,但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天然氣發電所占的比例還將持續提高。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國家積極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天然氣也將更大比例地替代煤炭成爲發電燃料,預計今年全國用于發電的天然氣消費量將提高至311億立方米,而到2030年,用于發電的天然氣用量還有可能達到1500億立方米以上。

        成本難題待解

        基于我國的天然氣開發現狀和價格機制,要追趕美國天然氣發電的規模絕非易事。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天然氣價格的不斷提高,天然氣發電行業的繁榮是否只是美麗的泡沫呢?

        中國能源網副總裁、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發展天然氣發電面臨兩大難題,一是上游的氣源壟斷和市場的不開放,二是天然氣和發電行業的價格機制不合理。

        “上游開發的壟斷導致天然氣供應壟斷,應該開放市場,讓更多的企業主體參與天然氣的開發和生産,形成多元化的供應;同時,改革天然氣和發電行業的價格機制,現在天然氣比起煤炭發電貴很多,但如果算上環境成本,煤炭發電的成本應該更高。”韓曉平說,三年前北京的天然氣發電每年都要財政補貼十幾億元,現在隨著氣價的上漲,補貼肯定更高了。

        據王曉坤測算,以氣源價2.7元/立方米計算,相應的發電成本每度約0.8元錢,而煤炭發電成本每度才0.3~0.4元錢,各地的天然氣發電廠都需要財政補貼去彌補虧損。以華能北京熱電廠爲例,該廠2011年12月建成一套裝機92.3萬千瓦的“二拖一”(2台燃機加1台汽輪機)燃氣機組,目前的發電成本接近0.6元/千瓦時,發電成本超出上網電價的部分由北京市財政來補貼。

        天然氣發電行業的業內人士也對國內天然氣發電虧損的現狀憂心忡忡。某位能源央企的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坦言:“儘管我們公司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但核心的價格問題一天沒解决,我們的項目都存在市場風險。到我們不需要補貼就能存活的時候,才是天然氣發電行業真正健康發展的時候。”

        其實,在市場成熟的歐洲,已經出現了由于天然氣價格上漲而“以煤代氣”的逆轉現象。隨著天然氣價格的攀升,去年歐洲煤炭發電成本平均比天然氣低45%,導致歐洲發電行業開始放弃天然氣重新用煤發電。

        據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克裏斯托夫•魯爾介紹,以歐洲最大的五個電力市場作爲整體看,該地區2012年天然氣發電量下滑了19%,而煤炭發電量却上升12%。總體而言,2012年歐洲的天然氣消費减少了2.3%,煤炭消費却增加了3.4%。

打印】【關閉
上一篇:
我國石油裝備産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