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國家信息中心:二季度消費有望增長13.2%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3-5-8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形勢課題組

        今年以來,控制公款吃喝、上年閏二月基數較高、價格指數回落、居民收入增長預期和消費信心下降等因素,造成當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明顯放緩。展望二季度,經濟溫和復蘇、就業狀況良好以及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等因素推動消費穩定增長,預計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3.2%左右。建議加快落實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指導意見,切實減輕消費品相關稅費,大力降低物流成本,通過公務採購等方式引導社會消費潮流,以及制定家電下鄉等消費促進措施的替代政策等。

        一、 餐飲消費回落明顯,消費增速基本穩定

        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明顯回落,實際增速基本穩定

        2013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451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年全年降低1.9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漲幅趨緩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放緩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季度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4%,漲幅同比放緩2.1個百分點。同時,如果剔除上年閏二月多1個天的因素,一季度日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3.7%。從實際增速來看,扣除價格因素,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0.8%,增幅同比僅放緩0.1個百分點。

        2、 餐飲消費回落明顯,汽車及石油製品消費需求放緩

        中央提出反對浪費、嚴禁公款吃喝的政令取得實效,2012年12月以來各種公款聚會大幅減少,餐飲消費明顯回落。一季度,餐飲收入僅增長8.5%,為2003年以來新低,增幅同比放緩4.8個百分點,下拉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0.5個百分點。此外,汽車、石油及製品消費大幅放緩。一季度,限額以上汽車零售額增長6.4%,增幅同比放緩4.6個百分點,石油及製品零售消費增長9.9%,增幅同比放緩11.7個百分點;分別下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0.5和0.9個百分點。

        3、 農村消費增速繼續超過城鎮消費

        今年一季度,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9%,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2%,農村增速超過城鎮增速1.7個百分點,這已是連續10個月農村消費增速超過城鎮增速。這個現象主要應歸功於農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穩步推進等。2012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0.7%,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6%,農村居民收入快于城鎮。同時,得益於近些年政府的惠農政策,2012年農村居民的轉移性收入名義增長21.9%,遠高於城鎮居民轉移性收入名義增速11.6%。

        4、 居住類家電類銷售有所回升

        受家電下鄉政策1月31日到期及春節促銷影響,限額以上批零業家電和音響器材類銷售一季度同比增長16.7%,比上年全年加快9.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16.1個百分點。而傢具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得益于旺盛的房產需求也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銷售增速分別為22.4%和19%,明顯超出限額以上企業銷售增速平均水平。

        二、 二季度消費增速有望加快

        1、 城鄉居民收入與就業形勢良好支持消費穩定增長

        我國就業形勢良好,有助於穩定居民收入水平。今年一季度,城鎮單位新增就業303萬人,比上年同期多增加14萬人,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同比增長1.7%,一季度全國就業市場求人倍率為1.1,比上年同期和全年高出0.02,這些因素均反映國內就業市場形勢良好。年初國家出臺了《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將全面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程。良好的就業狀況以及收入分配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實將助推社會消費穩步提升。

        2、 網絡消費、社區消費等新型消費模式繼續發展

        目前,網絡消費、社區消費等新型消費模式已經逐步滲透到生產生活消費的各個領域。網絡消費憑藉互聯網平臺,具有流通成本低廉、產品價格優惠、選擇範圍多樣、購物方式靈活、支付逐步便捷等優勢,越來越受到大多數居民的認可與追捧,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12年達到6.3%。預計未來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占比將繼續擴大,同時網絡創業帶來就業崗位不斷增加,並進一步帶動物流、交通、信息分析等行業發展。社區消費由於其便捷,花費時間少,正在逐步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形式,其不僅包括社區便利店、菜市場、餐館、家政、洗染、美髮等配套商業服務,還包括宅送、訂購、商務、刷卡支付等連帶服務,以及代收代繳等延伸增值服務,這一便利、綜合性消費模式由於適應都市快節奏生活方式,正在逐步顯示出巨大潛力。

        3、 房地產市場旺盛帶動相關消費轉暖

        目前,在房價上升、剛性需求釋放等因素的影響下,商品房銷售延續自去年5月份以來回升勢頭。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37.1%,商品房銷售額增速更是高達61.3%,這將有助於帶動建材、傢具、家電等領域消費保持較快增長。

        4、 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等因素抑制消費增長

        根據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的儲戶問卷調查數據,今年一季度居民未來收入信心指數為55.8%,較上季度下降了0.5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傾向也有下降,一季度居民消費意願比例17.9%,較上季下降1.5個百分點。此外,高房價將會對居民其他消費開支形成擠出效應。特別是一季度城鎮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僅增長6.7%,較上年同期減緩3.1個百分點,直接影響到居民的實際消費能力。

        總體來看,我國消費市場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名義增速有望較一季度有所加快。初步預計,二季度社會零售消費品總額將增長13.2%左右。

        三、 落實收入分配改革,降低消費品稅費成本

        1、 加快落實收入分配改革指導意見

        收入是消費的基礎,沒有收入提高為基礎的刺激消費更多只是使消費行為提前,但不能從根本上提高消費。要進一步促進消費,就要加快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指導意見的細則和落實相關具體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具體而言,要加強貫徹執行《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建立廣泛的勞動合同制度,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提高勞動者在企業收入分配中的占比;繼續通過減稅等措施減少勞動者總體稅收負擔,提高勞動者可支配收入;完善社會保障和轉移支付體系,降低居民收入差距和收入風險,提高居民總體消費傾向。

        2、 切實減輕消費品相關稅費,降低物流成本

        我國某些消費品價格明顯超過國外市場,甚至有些中國製造的商品在國外的售價反而低於國內。根據相關研究,造成我國大量消費品價格高於國外的原因主要在於:一是過高的稅費抬高消費品價格;二是過高的物流成本抬高消費品價格;三是企業的定價策略。這種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不滿,並使得國內許多消費通過旅遊購物等方式流入境外市場。建議相關部門應繼續採取措施,通過降低相關消費品稅費,降低過路過橋費,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物流成本等方式,降低我國消費品價格水平,促進我國消費,把外流的消費留在國內。

        3、 制定替代家電下鄉等措施的後續消費激勵政策

        2013年1月31日,執行五年的家電下鄉政策全部執行到期,家電下鄉在刺激內需、擴大農村居民消費、扶持我國相關產業企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未來可在家電下鄉等政策措施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上,制定替代家電下鄉等措施的後續消費激勵政策。從現有情況來看,對某些特定產品進行價格補貼的方式會導致補富不補窮、運行成本高、產品價格虛高等問題。因此,消費券的方式可能比對某些特定產品進行價格補貼更加行之有效。如果要針對某一行業產品實施激勵政策,如家電等行業,可研究並發放僅針對該行業產品的消費券,但不應限制具體的品牌、型號。

打印】【關閉
上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二季度出口有望增10% 進口增8%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