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商家囤100多萬公斤黨參 國家發改委責令限期清倉
價格主管部門終於對價格瘋漲的中藥材動手,目標是領漲的黨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8日在官網公告稱,近日會同有關部門,對甘肅隴西地區20多個中藥材存儲倉庫進行了全面檢查,對一些中藥材經營者蓄意囤積黨參,導致市場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的行為進行了查處,責令54戶經營者將囤積的100多萬公斤黨參限期銷售給“以黨參為原料並取得GMP認證的中成藥制藥企業”。
此外,國家發改委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要對當地中藥材存儲倉庫全面摸查,責令庫主建立健全中藥材出入庫台賬制度,對所有貨主存儲中藥材的信息,包括出入庫時間、數量、價格等予以登記造冊。同時,加強對各存儲倉庫的日常檢查和巡查。
黨參兩年漲價10倍
據國家發改委披露的數據,2009年下半年以來,黨參價格一路上漲,從當年8月的每公斤9元(統貨,下同)左右上漲至2011年6月的每公斤90元左右,漲幅達10倍之多。
其實,黨參漲價只是整個中藥材市場價格瘋漲的縮影。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日前發佈的《2011年6月市場價格同去年同期比較監測報告》顯示,該中心所監測的包括中藥材大宗品種在內的537個藥材品種中,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份升價中藥材品種371個,占總量約69%,其中黨參漲幅最大,達588%。
“黨參漲價比較厲害,幾乎是一天一個價格。”甘肅省渭源縣白條黨參農業產業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國權介紹,黨參近期漲得特別快,4月份的時候價格還在40元/公斤左右,“我做了那麼多年藥材生意,這個漲幅也沒見過。”
黨參的主產地位於甘肅,其20多年來一直左右著全國黨參市場的行情和價格變化。興業證券(601377)分析師王晞介紹,黨參此番漲勢始於2010年初,從12元/公斤一路飆升至今年7月接近100元/公斤,是近5年來漲幅最大的一次。王晞說,此輪上漲主要歸因於2009年主產地甘肅遭受旱災,導致黨參產量大幅下降,同時也不排除有資金推動的作用。
今年5月29日,新華社曾援引貴陽市中藥生產管理辦公室主任劉玲的話稱,中藥材價格上漲固然有遊資炒作的因素,但背後更暴露出中藥行業發展諸多遠慮近憂:野生資源枯竭、科技推廣滯後、惡劣天氣影響,等等。(編注:貴州是中國四大道地藥材產地之一。新華社當時稱,中國道地的野生中藥材面臨著資源短缺甚至枯竭的局面,不少物種已瀕臨滅絕。據統計,在中國處於瀕危狀態的近3000種植物中,用於中藥或具有藥用價值的占60%至70%。)
國家發改委昨天的公告則稱,“黨參價格的大幅上漲,除產量下降供求緊張外,少數不法經營者囤積炒作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次檢查發現的部分經營者的囤積行為,加劇了市場供求緊張關係,助推了黨參價格上漲,違反了《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有關規定。”
54商家囤積100多萬公斤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公告,其對2010年12月前囤積黨參的浙江南方藥材有限公司等10戶經營者,下達了價格行政執法告誡書,責令其於2011年7月21日之前,按照不超過每公斤60元的價格,將儲存的20多萬公斤黨參出售給以黨參為原料並取得GMP認證的中成藥制藥企業。
同時,對2011年1月以來存有黨參的44戶經營者予以告誡,責令其於2011年12月31日前將儲存的80多萬公斤黨參出售給以黨參為原料並取得GMP認證的中成藥制藥企業。
“對黨參限價限對象銷售,對控制炒作有直接作用。”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如是評論,但他同時表示,炒藥的人就是看見了天災減產所以把主意打到了中藥上,其實要打擊遊資炒作,比較容易的做法是,政府要對一些中藥材進行儲備。
據知情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出臺一個重要的中藥產業政策——《現代中藥產業發展專項》。商務部秩序司藥品流通處相關人員曾告訴媒體,未來將建立中藥材重點品種儲備制度,並建立相應的應急保障機制。
康美藥業暴跌
國家發改委發出的打擊中藥材炒作的信號,在資本市場上立馬起到了反應。
剛從尼美舒利風波中喘過氣來的康美藥業(600518)的股價昨收報14.40元,跌4.51%,盤中最低探至14元;成交量高達1.0782億股,為該股2010年以來的成交量新高。據分析,康美藥業擁有中藥材貿易業務,去年該部分業務增長60%至13.28億元,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4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