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一季度泰國經濟簡況
據泰國社會與經濟發展委員會5月24日網站消息,2011年第一季度泰國GDP增長3%,全球經濟成長是主因,帶動泰國出口和旅遊穩定增長,國內外需求成長帶動私人投資的發展,農民收入處於高水平,同時失業率很低。
排除季節性因素,與2010年第四季度相比較,2011年第一季度泰國GDP季比增長2%,出現兩個季度連續性增長。
2011年第一季度泰國經濟成長的主要積極因素有:
1、 出口
2011年第一季度,泰國出口56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7.4%,主要出口商品珠寶首飾、汽車及零配件、電器和天然橡膠,分別增長119.7%、23.0%、27.4%和86.3%。主要出口市場是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和歐盟(15國),分別增長24.8%、21.3%、30.2%和24.2%。
2、 農業
2011年第一季度泰國農業成長6.7%,這是因為農產品收成增長12.2%帶動,尤其大米、蔗糖、玉米和天然橡膠,農產品價格增長25.7%,使得農民收入在第一季度增長41.0%,2010年第四季度農民收入增長19%。
3、 旅遊業
2011年第一季度,到泰國旅遊的外國遊客540萬人次,同比增長15%,增長的遊客數量主要來自于亞洲,尤其是中國大陸、南韓、馬來西亞和印度,分別增長29.5%、17.9%、14.7%和14.1%。第一季度全國酒店入住率達64.6%,比去年同期的61%有所提高,使得酒店和餐飲業增長8.1%。
4、 家庭支出
2011年第一季度泰國家庭支出增長3.4%,因為農民收入有所增長,以及主要農作物收成有所增長,如天然橡膠、木薯和棕櫚油,分別增長61.4%、55.8%和90.6%。就業率有所提高,失業31萬人,失業率僅0.8%,第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71.9,高於去年第四季度的71.3。消費者普遍認為泰國經濟將繼續好轉,因為調高公務員工資和低失業率帶動經濟增長。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使得消費者謹慎消費和支出。
5、 私人投資
2011年第一季度私人投資增長12.6%,高於上一季度的9.2%,主要在機械設備、建築業方面的投資有所增長,國內外需求持續成長,資本商品進口和汽車銷售分別增長24.5%和17.5%,第一季度市區內獲得建築許可的面積增長7.8%,企業信心指數53.1,高於上一季度的51.4。
估計2011年泰國GDP增長3.5-4.5%,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是旅遊業的發展、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帶動國內需求有所增長,消費者信心和投資保持良好水平,估計2011年出口增長17%,私人消費和投資分別增長3.7%和8.5%,通貨膨脹率在3.0-3.8%之間,投資增長7.3%,失業率0.8%,經常帳順差占GDP的3.1%。
泰國經濟成長風險在於全球經濟仍持續動盪,日本經濟發展趨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高利息和高油價等。
2011年泰國經濟政策管理要點:
1、 為泰國大部分民眾帶來穩定收入,創造和諧社會,穩定國內經濟,提高食品、農產品生產率等優勢產業水平,積極開拓農產品市場,加強工業和服務業的勞動力培訓,提高挖潛創新能力。
2、 加強價格管理,尤其對價格不斷上漲的商品加強管理,建立對消費者和生產廠商相對公平的價格體系,重視對消費者進行商品價格的信息公開,制訂措施,幫助生產廠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3、 提高泰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尤其促進物流發展、替代能源項目,調整稅收架構,保護環境,開發人力資源,解決生產領域缺乏勞力問題,發展科技。
4、 加快經濟整合步伐,尤其是交通運輸體系和東盟單一窗口服務,提高政府執政能力、私人企業成長能力和國家利用上述整合的綜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