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幹:中國電力工業發展面臨七難題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原秘書長、專職顧問王永幹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主辦的“2011低碳城市與可再生能源發展論壇”做主旨發言時,就中國電力工業亟待解決的七大難題進行了分析。
王永幹稱,這七大難題分別為:一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國以煤為主的電源結構無法改變,每年30多億噸標準煤,一半用來發電,6億多千瓦燃煤機組如何清潔、高效發電,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發展低碳經濟最重大的課題之一。
二是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及其發電量所占比重很低,裝機占25%,發電量接近20%,要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消費15%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三是我國水電開發利用程度僅為36%,當前水電開工規模嚴重不足,正確處理好水電開發與移民、生態環境、水土保持及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關係尚未形長遠戰略,缺乏有效政策措施。
四是目前核電僅占總裝機容量的1%,發展空間很大。
五是風電發展缺少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尤其是風電目前投資主體多,建設週期短,投產快,導致風電發展與調峰電源建設不配套,與電網工程建設不協調,並網、送出、消納以及運行控制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隨著太陽能發電的加快發展,類似問題也將出現。
六是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導致行業效益大幅度下滑,十一五期間,累計增加電力企業成本6000億元,給電力企業帶來沉重負擔,2008年五大發電集團整體虧損,2009年兩大電網公司同時間虧損,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4月份,五大集團共計虧損59.8億元。
七是科學合理的電價機制尚未形成。電價總體水平低,近幾年來,我國電價張福遠低於其他能源品種價格漲幅,相對於其他能源價格偏低20%-60%,電力成本的傳遞關係尚未形成,煤電聯動機制尚不規範完善,終端銷售電價與電力生產成本變化沒有形成聯動。電價水平無法合理反映電力生產成本、資源稀缺狀況和環境保護支出,不利於引導用戶科學用電,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