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紅木傢具:清遠需求日漸增長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6-10

紅木傢具:清遠需求日漸增長

        年代久遠、品質高超的中國傳統紅木傢具,是中外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紅木資源有限,生長週期又非常長,有的可達幾百年,物以稀為貴的紅木傢具將越來越具有獨特的魅力。
        近日,有業內媒體報道,紅木傢具又現“瘋牛市”。針對清遠市場情況,記者採訪了清遠金雅閣紅木傢具負責人金立強。
        紅木傢具在清遠逐漸流行
        集實用、觀賞、保值於一體的紅木傢具在清遠逐漸流行。很多人以為只有相對寬裕的家庭才會選購紅木傢具,但金立強表示,並非如此,在他的客戶中,大多是普通消費者,而非豪宅或別墅的業主。
        “清遠買紅木傢具的人比較多,即使是普通家庭也會選擇紅木傢具,並且這種消費群還日漸年輕化。”金立強說,莊重典雅的紅木傢具,在變化中求統一,雕飾精細,線條流暢,既有簡潔大方的仿明式,又有雕龍畫鳳、精心雕琢的仿清式,也有典雅大方的法式等,適合不同人的審美需求。
        據瞭解,真正的中國傳統紅木傢具均用質地優良、堅硬耐用、紋理沉著、美觀大方、富於光澤的珍貴硬木即紅木製成,經過長期的改進,許多紅木傢具按照人體功能比例尺度去設計製作,能符合人體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具有很高的科學性。以椅子為例,其中的彎背椅、圈椅均契合人體需要,坐感舒適。另外,紅木傢具沒有特別的保養要求,清潔方便等優點也受年輕人歡迎。
        紅木價格半年漲四成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經歷了2007年的暴漲和2008、2009年的暴跌後,一直讓人們“看不清”的紅木傢具市場今年又急劇升溫。據瞭解,今年春節後,紅木原料價格飛速飆升,已經超過2007年的巔峰水平並屢創新高,部分紅木原料價格半年漲幅超四成,這也直接導致了紅木傢具價格水漲船高。
        對於紅木價格的飛漲,金立強告訴記者,紅木傢具價格上漲的原因很多,但清遠這類的投資客少,目前紅木漲價還屬於理性漲價。從外部原因來看,近幾年人工成本出現了大幅上漲,目前工資上漲了30%,廠房租金開支上漲了一倍多,木材全線漲價。
        除此之外,由於油價上漲,運輸一噸原材料的成本從3000元漲到了4000元,再加上老撾、緬甸等地控制紅木出口而抬高價格。紅木傢具的價格可以說是被迫上漲。
        從內部原因看,由於紅木的生長期比較長,大量的採購導致原材料短缺,而國內市場的需求還在進一步增長,這也助推了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國內江浙等地有投資紅木傢具的情況,但在清遠這類的投資客很少。”金立強表示,從長遠來看,受制於原材料的影響,紅木傢具普遍看漲。“儘管紅木傢具漲價,但清遠經濟發展很快,紅木傢具的未來需求較樂觀。”
        選購紅木傢具要留意樹種和產地
        因為紅木材質的稀缺性和生長週期比較長,其保值功能是毋庸置疑的,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這一點,從而使得紅木傢具成為投資和投機的對象,甚至有人稱“炒股不如炒紅木傢具”。
        “你看這三張大紅酸枝凳子,現在三張的價格是1.5萬元,過幾年可能是幾萬元。”金立強說,紅木傢具一直被國人視為珍貴的傢具,具有文化收藏、藝術研究及保健作用等,其價格一直比普通傢具都高很多,有的傢具已經拍賣到數千萬元,可見紅木傢具的價值。
        儘管目前清遠投資紅木傢具的消費者較少,但針對一些有意向的投資客,金立強建議,投資紅木小心炒作。他介紹,紅木傢具的價值受材質、做工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普通消費者很難準確做出判斷。加上目前的紅木傢具市場魚龍混雜,欺詐行為很常見。對於普通市民來說,為了投資而購買紅木家是具有一定風險的。
        同時,購買紅木傢具的消費者也要注意辨別產品真假。目前市場中的紅木傢具主要以交趾黃檀、花梨木和雞翅木為主,絕大多數是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進口而來,消費者在選購時要問清楚傢具的用材名稱和材種產地,在購買時要在訂貨合同或發票上詳細注明樹種的名稱和產地。
        “普通市民在出手購買紅木傢具前,一定要充分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如果是出於喜愛紅木傢具而決定購買,同樣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他提醒說。


打印】【關閉
上一篇:
山東大蒜價格大幅下跌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