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從“毒黃瓜”到“毒芽菜” 小細菌震動了大歐洲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6-10

從“毒黃瓜”到“毒芽菜” 小細菌震動了大歐洲

        從“毒黃瓜”到“毒芽菜”,再到懷疑可能帶菌的西紅柿、生菜等,疫病的陰影令歐洲人的餐桌日漸寡淡。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疫情5月初從德國蔓延,至今已造成24人死亡,2400多人感染,數百人住院救治。儘管德國聯邦公眾傳染病預防與監控主管機構羅伯特•科赫科研所表示“疫情最壞的情況正在過去”,腸病疫情給整個歐洲造成的震動仍然在多個層面發酵。

        大腸桿菌與人類如影隨形,而且很多種類是非致病性的。初步研究顯示,目前為禍歐洲的菌種也並非全新,很可能只是一個變種,與以往的出血性大腸桿菌最大的不同,是它很容易造成溶血性尿毒綜合征,而傳統的“血液透析”療法卻無能為力。

        防疫和食品安全部門當前一項關鍵的任務是儘快查清病源,但恰恰這方面的進展陷入迷途,並在歐盟內外引發了始料未及的爭端,先是西班牙與德國的“毒黃瓜”齟齬,這兩日俄羅斯又因蔬菜進口禁令同歐盟發生爭執。歐洲衛生部長週二趕往盧森堡進行緊急磋商,會議的無果而終更令公眾和輿論對歐盟對緊急突發情況的應對機制再添不滿。

        目前,公眾對疫情及其進展存有三“惑”。其一針對病菌:它究竟是何種大腸桿菌?如何傳染?為什麼傳播這樣快?致命性這麼強?其二是針對有機農業。以潔淨、綠色、安全為鮮明特色的有機果蔬種植業這些年在歐洲強勢發展,標有“BIO”標簽的有機食品廣受歡迎。如今最安全的反而不安全了。其三是針對德國乃至歐盟的公共健康和衛生防疫機制。在德國,聯邦制的治理體系使得醫學病例的匯總、分析、追查以及臨床診治都存在“分而治之”的情況,在疫情迅疾發生、蔓延的情況下,就明顯缺乏“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機制和效能;擴而至於歐盟層面,這種情況更為嚴重。

        這次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對歐洲的衝擊具有全球性的鏡鑒作用。其一,疫病與防疫從來就如同魔與道之對抗。即便是醫學科研和防疫能力最發達完善的國家和地區,也會被新生或變異的疫情撕破防線,各國都需不遺餘力地防範各類疫病。其二,全球化的今天,如同金融危機的蔓延,疫病傳播對全球危害的速度和烈度都在加強,世界性的更為有效、協調的共同應對機制應不斷升級。而中國和德國科研機構這次合作完成大腸桿菌病菌基因組測序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據報道,一位正在德國做客座研究員的中國科學家在餐廳偶遇一位德國細菌專家,並接洽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幫助實施病菌基因組測序,後者在全球率先完成了病菌基因測序,為德國防疫工作提供了及時的支持。

        眼下疫情還在繼續,全球在保持警惕的同時,關注著歐洲的抗疫行動。持平而論,在這樣一場危及生命的疫情面前,歐洲的防疫機制和理念整體並未失序。其中一些細節值得注意,比如疫情信息的發佈和傳播,儘管從疫情發生以來,各類信息顯得繁亂甚至矛盾,但始終是公開、透明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謠言的散播和公眾的慌亂;又比如羅伯特•科赫科研所等防疫科研機構,一直未能有效追查、確定病源,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據筆者一位當地記者朋友說,她最深的一個印象是科研人員的“實在”。他們堅持發佈最新的研究結果,即便可能是錯誤的,即便遇到輿論的批評。面對記者淩厲的追問,科研人員經常做出的回答是:“不知道。”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貌似無效的回答,恰恰體現了科學的態度和原則,也承載了公眾和輿論的基礎信任。這是抗擊疫情最關鍵而寶貴的一道防線。
打印】【關閉
上一篇:
歐洲腸道疫情致法國蔬菜業損失超過480萬歐元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