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商業更受資本青睞 出海融資才是王道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6-9

商業更受資本青睞 出海融資才是王道

        對於醫藥商業來說,資本顯然比任何技術上的措施對業績更有推動性。

        隨著上藥在中國香港的成功上市,上藥集團作為5年來全球最大的藥企IPO,驚人地募得了147億元人民幣。上藥為何能成功融資,業界流傳著很多個版本的故事:有的說,上藥工商一體,左右逢源;有的說,上藥未來要研發一類新藥,打入歐美市場。然而,資本對這兩個版本的故事並不感興趣,它最感興趣的是,上藥要用大量資金進行並購。

        商業最掙錢

        負責海外融資的上藥集團副總裁李永忠說:“國外的投行和券商一直十分清楚中國醫藥市場的現實,如果是醫藥商業去融資,可以獲得20倍以上的市盈率,而如果是工業,最多也就是16倍的市盈率。”這顯然和國內的情況不太一樣,一些國內的投資機構反而更看好醫藥工業企業,似乎隨便一家銷售額過10億元的企業就前途不可限量。

        不少投資者覺得商業只是“三巨頭”們的遊戲,其他企業無戲可唱。但是近年來的事實證明,在競爭激烈的醫藥工業領域,越來越高的安全風險已經使國內企業遭遇瓶頸。而即使是在國藥、上藥、華潤的瘋狂並購下,中國基層市場仍然有很多空間。

        因此,對於商業企業來說,中國醫藥舞臺的“黃金十年”正是高歌猛進的機會。著名企業家柳傳志曾經對企業的發展做過一個經典的總結:貿、工、科要順序發展才能成就大業。中國醫藥市場也是如此,現階段依然是商業最掙錢的時代,即使商業看起來利潤很低,但是醫藥商業的發展依然要比工業更快。

        相比之下,中國醫藥工業的生存現狀確實不樂觀。就像李永忠說的,外資的券商和投行甚至知道什麼是安徽模式、什麼是招標、什麼是單獨定價;在資本看來,中國醫藥工業企業面對的政策變化比較大,自身的產品也缺乏絕對競爭力,隨時會被競爭對手取代。

        第二集團海外融資

        回頭看看,上藥也是依靠融資並購的故事贏得了投資方的芳心。並購給企業帶來的增值顯而易見,國控去年的大規模並購就給公司增加了100多億元的銷售額,在海外資本面前,醫藥商業並購顯然是一個美好的傳說。

        在現今的中國醫藥商業市場,光靠國藥、上藥、華潤難以包打天下,很多企業也能有所作為,這些企業現在作為不大的根本原因在於融資能力還不足。並購不是招標,要看誰出得起更多的錢。對於依然想有所作為的商業企業而言,僅僅守住現有的地方顯然不夠,要想活得更好,光發展工業顯然不是最佳時機。要想在醫藥商業的排行榜上佔據一個比較好看的位置,還是要從並購入手。

        “黃金十年”不僅是企業發展的好時機,也是資本賺錢的機遇。現在,“三巨頭”已經掀起了海外融資的第一波浪潮,其他企業一定要抓住第二波海外融資的機會。尤其是南藥、廣藥、九州通,雖然短期內難以和“三巨頭”抗衡,但這些“第二集團”也並不甘於被並購,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適時選擇海外上市,繼續融資,為並購積累充分的資金,說不定能夠成為一匹殺出來的黑馬。
打印】【關閉
上一篇:
應對外資藥企生產轉移 中國亟待提高監管門檻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