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添加劑公示滯後 山東將加大監督力度
餐飲企業添加劑公示大限過後,多數餐飲單位仍然不肯“透底”。6月1日,記者走訪山東省多家餐飲單位發現,公示添加劑往往在走形式。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餐飲處負責人表示,全省餐飲單位有13萬家左右,加上多個部門交叉管理,難免出現某些單位公示滯後,今後會加大督促力度。
1日下午2點,在省城萬達廣場的一家火鍋店內,有一個平臺專門提供自製的20多種火鍋調料,但只張貼了食品安全承諾書,沒有進行添加劑公示。芙蓉街上一家火鍋店的服務員稱,添加劑名單還在製作中,需要等幾天才能掛出來。
走訪中,記者發現只有少數規模較大的餐飲單位張貼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並同時在店內醒目位置公示了食品原料、添加劑的名單。省城一家連鎖肥牛店內懸掛了自助調料類配製、秘制丸滑類配料、果汁類配料三幅公示板。在通往廚房的走廊上,懸掛了45種禁止使用的非食用物質名單。
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公示添加劑不應形式化,“如果少公佈幾種,誰能看出來呢?恐怕沒人會公示不該添加的添加劑吧?”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餐飲處副處長李忠祥說,“全省餐飲單位約13萬家,工作量非常大,執行此任務的人員太少,再加上多個相關部門交叉管理,難免出現某些地區公示滯後的情況。”據悉,根據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統計,全省目前共有40706家餐飲單位進行了添加劑公示。
“餐飲單位並不是公示後就好,還要保證他們公示的全面和真實。”李忠祥說,“以後會加大監督力度,隨時抽查,如果發現公示名單造假,將會嚴懲。”
“食品添加劑公示與打擊濫用非法添加劑是我們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後我們會加大督促力度。”他說,6至9月份將進入對添加劑公示情況集中監督檢查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