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國際視點

“毒黃瓜”襲擾歐洲多國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6-2

“毒黃瓜”襲擾歐洲多國

        德國石荷州衛生部28日宣佈,該州兩名老年女性患者死于大腸桿菌引起的腸道疾病。這樣,德國因感染大腸桿菌死亡的人數升至10人。目前,大腸桿菌疫情已經蔓延到丹麥等歐洲國家。據信造成這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是一批從西班牙進口的新鮮黃瓜。歐洲最大教學醫院——德國柏林Charité醫院的傳染病專家約爾格普爾29日在接受《柏林日報》採訪時表示,未來幾周內,德國可能更多的死亡。不排除死亡數百人。

        據德國《圖片報》等媒體29日報道,德國下薩克森州衛生部門宣佈,該地區一名83歲患者于5月15日因腸胃急診被送往醫院救治,該患者21日死亡,醫生在她身上發現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同日,不來梅一名25歲婦女以及石荷州一名80歲婦女也相繼死亡,死因與此大腸桿菌有關。之後幾天,大腸桿菌疫情不斷擴散歐洲多國。

        至28日,德國已確認有超過1000人感染此病,其中出現溶血性尿毒綜合征的達276人。10名死者中有9人是成年女性,1人是男性。德國疫情已經蔓延16個州,但主要集中在北部石荷州、下薩克森州、不來梅和漢堡。德國流行病預防研究的權威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稱,引起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是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一個變種——“Husec41”。受其感染後,患者會出現腹部絞痛和腹瀉。同時,有患者還會出現危及生命的溶血性尿毒綜合征,其臨床表現是急性腎衰竭、溶血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

        位於瑞典的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稱,此次疫情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溶血性尿毒癥候群”疫情之一。“溶血性尿毒癥候群”的患者通常是5歲以下兒童,但在這次疫情中有近九成患者都是成年人,其中女性的比例高達近70%。

        26日,漢堡一家研究所在西班牙進口的黃瓜中發現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當局提醒市民,小心食用此地黃瓜,另外生吃西紅柿、生菜也應慎重。很多超市因此將西班牙黃瓜撤架。但病毒還是很快蔓延至歐洲多國,瑞典、丹麥、英國以及荷蘭已分別發現大腸桿菌感染病例。丹麥國家血清研究所報告說,丹麥感染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患者人數目前已增加到9人,另外有疑似患者8人。研究所專家格裏斯曼說:“丹麥目前發現的所有病人都曾在近期去過德國。”但西班牙方面回應說,病菌不可能來自西班牙,因為西班牙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病例。位於西班牙馬拉加的蔬菜公司則對西班牙媒體說,西班牙黃瓜只是替罪羊罷了。

        歐盟委員會已表示,由於懷疑另外的傳染源,歐盟正對來自其他國家的黃瓜進行檢驗,而西班牙也已暫停南部阿爾梅裏亞和馬拉加兩省的兩家蔬菜經銷商營業執照。歐盟也正採集這兩省農耕地點的土壤、水的樣本。有專家懷疑,疫情也可能是被用作肥料的糞便傳播的。目前各國還沒有有效治療“Husec41”感染的方法,因為這種病菌對很多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據悉,德國漢堡、漢諾威等地醫院已經開始嘗試一種新療法,即注射單克隆抗體。《圖片報》稱,這也許會是應對疫情的新武器。

        德國媒體稱,由於擔心被感染病菌,德國民間爆發了“蔬菜恐慌”。《圖片報》最新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8%的受訪者表示暫時不敢生吃黃瓜和西紅柿等蔬菜。在一些超市,一棵原價1歐元多的生菜即便現在只賣9歐分也無人問津。德國蔬果零售商聯盟表示,許多超級市場、醫院及學校餐廳和速食店都暫時不進部分蔬果。這讓種植西紅柿、沙拉菜和黃瓜的菜農叫苦連天,很多菜農不得已把蔬菜碾碎。農民協會稱,菜農每天的損失高達200萬歐元。

打印】【關閉
上一篇:
長城科技調結構謀轉型 努力打造中國電子的“科技長城..
下一篇:
2025年德國汽車貿易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