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區域視點

惠州: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高地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6-2

惠州: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高地

        惠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惠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屬珠三角經濟區,南臨南海大亞灣,毗鄰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全市陸地面積1.12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9.7萬。惠州是一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發展前景遠大的城市,也是華南地區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憑藉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扎實的產業基礎,惠州近幾年始終保持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歷史悠久 風光秀麗

        惠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嶺南名郡”之稱,歷經1400多年。北宋傑出文學家蘇軾寓居惠州3年,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此開展過革命活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東江縱隊指揮部所在地。現代湧現了廖仲愷、鄧演達、葉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惠州人文底蘊豐厚,客家文化、廣府文化、潮汕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江客屬民俗、東樵宗教、東坡寓惠、東江革命歷史“四東”文化。
        惠州風光秀麗,生態優美。惠州集山、湖、江、海、泉、瀑、林、島為一體,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稱,自然風光秀麗,是珠三角東部生態環境最優美的城市。惠州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全市有旅遊景區(點)70多個,現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及自然保護區18處,其中國家級4A景區8個。擁有海域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23.6公里,是廣東的海洋大市之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9.6%。在廣東省城市環保責任考核中名列第一。城市飲用水和城鎮空氣質量常年優於國家二級標準。不僅適宜居住、旅遊,發展現代服務業,更適合發展對環境質量要求高的高新技術產業。
        惠州已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和“中國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項榮譽稱號。城市綜合功能完善,社會文明程度較高。在這裏,人文環境和諧,企業誠信經營,人民生活舒適。惠州人民以勤勞、儉樸、熱情、包容的淳樸民風著稱,形成了“老客家,新客家,來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城市品格,鑄就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業樂群”的惠州精神。今年,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惠州居民幸福感列全省第一。

        經濟潛力巨大 新興工業強勁

        惠州始終堅持“工業立市”發展戰略,培育了TCL、德賽、華陽等一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以及僑興、億緯鋰能、富紳、雷士等一批民營企業集團,並成功創立了TCL手機、電話機、王牌彩電、富紳襯衫、德賽電池、華陽車載電子、僑興電話等一批工業產品名牌,建立起一批全國性的市場網絡。與此同時,惠州堅定不移地走外向型經濟道路,大膽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積極吸引外資項目在惠州發展,目前,世界500強跨國企業有近30家在惠投資,韓國三星、LG、日本索尼、美國可口可樂、科銳和中國聯想等國內外著名廠商、跨國公司紛紛在惠建立生產和研發基地,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和中海油1200萬噸煉油項目也先後落戶惠州並已建成投產,由此惠州產業優化升級成效顯著,強勢經濟進一步壯大。
        惠州是發展強勁的新興工業城市。近年來,惠州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目前全市已形成以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柱,特色農業、生態旅遊、商貿物流、汽車零配件、清潔能源、新型建材、紡織服裝、制鞋等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惠州已成為全國著名的石化數碼產業名城,榮獲了“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中國男裝名城”、“中國照明電器品牌基地”、“中國女鞋生產基地”、“中國梅菜之鄉”和“中國甜玉米之鄉”等稱號。在優勢產業的帶動下,近年來全市經濟持續保持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成為廣東最具發展潛力、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1730億元,增長18%,總量位居廣東省第6位,進入中等收入地區和經濟增速最快城市行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894億元,增長1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2.5億元,增長19%;外貿出口總額 202.3億美元,增長18%;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4.4億美元,增長3.1%;全市財稅總收入597.9億元,增長32.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1.2億元,增長29.2%。據中國社科院《2009-201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惠州躋身全球經濟增速最快城市前十名。
        惠州是迅速崛起的石化產業新城。以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和中海油1200萬噸煉油兩個特大型石化項目為龍頭,帶動了忠信化工、日本三菱、李長榮橡膠、開氏石化等一批中下游項目落戶,形成了煉化一體石化產業鏈,達到年產95萬噸乙烯、1200萬噸煉油的規模。大亞灣石化工業區被列為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重點園區和廣東省重點發展的石油化工基地,目前已有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石化項目60個,總投資超過1400億元,形成了規模化發展的石化產業集群,成為中國石化工業示範園區。“十一五”期間,全市石化產業實現年均62.5%的高速增長,2010年實現增加值303.1億元,比上年增長41.2%,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6.7%,一座世界級的石化新城正在崛起。

        信息產業崛起加快轉型升級

        作為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數碼視聽產業基地”、國家通信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市有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1000多家,本地培育了TCL、德賽、華陽、僑興、光弘電子等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集聚了三星、樂金、索尼、聯想等一批大型跨國企業。其中TCL去年以458.08億元的品牌價值,繼續蟬聯“中國彩電業第一品牌”,形成了以平板顯示、移動通信、LED、汽車電子和新型電池為主的優勢產業。惠州生產的多項電子產品產銷量均處於全國前列,技術居於領先水平。其中,惠州激光光頭產能世界排名第一,占全世界年產量的40%以上;TCL彩色電視機全球市場份額位居第三;手機總產量超 2億台;LED產業已逐步形成了從產品研發到生產銷售,從芯片封裝到顯示應用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鏈條,LED顯示應用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全市LED總產值超過百億元。惠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電話單機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汽車音響、汽車電子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平板顯示生產基地。2010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89億元,增長20.3%。
        當前,惠州正處於加快轉型、優化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市正圍繞深入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和“十二五”規劃,全力推進世界級石油化工產業基地、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粵港澳地區旅遊休閒度假基地、現代農業基地、廣東省清潔能源生產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全國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基地等“八大基地”建設,加快轉型升級,加速融入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力爭早日進入珠三角發達地區行列。

打印】【關閉
上一篇:
內蒙古牙克石市積極做好2011年拖拉機年檢工作
下一篇:
2025年一季度河北省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