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旱情助推資金悍然殺入早秈稻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6-2

旱情助推資金悍然殺入早秈稻

        2011年6月2日,早秈稻成為國內期貨市場最“給力”的品種,大漲的同時伴隨著持倉量的急劇拉升。業內人士表示,經歷了一段摸索觀望期,大資金終於重新振作,並在“乾旱”概念的推波助瀾下,大舉殺入早秈稻市場。

        市場資金大舉入場

        本週一,早秈稻1109主力合約放量大漲2.72%至2648元/噸,持倉量近17萬手,較上個交易日大幅增加了6萬多手,增幅達55%;成交量亦急劇增加26萬手至36萬多手。“持倉量的猛增顯示有大資金進入早秈稻市場。”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就在不久之前的5月23日,早秈稻期貨也曾大漲2.69%。不過,當時市場資金並未大舉入場,持倉量並未出現昨日般大幅拉升。數據顯示,23日,早秈稻持倉增加了2.5萬手至90000餘手,在接下來的4個交易日,持倉量在90000-100000手區間震盪,波動有限。直到昨日,早秈稻主力合約持倉量實現突破性大漲。

        上海中期分析師經琢成表示,“上周開始,早稻主力1109合約就出現持倉量上漲的態勢,昨日更是猛增,投資者在短期內要注意,一旦持倉量增加的速度放緩或者開始出現減倉時,則需要規避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機構資金在早稻上漲過程中顯得較為理智。根據鄭州商品交易所5月30日早秈稻持倉龍虎榜,排名前20位的多頭主力增倉25821手至56876手;空頭主力增倉28342手至75869手。可見,機構多數看空早秈稻後市。其中,浙江永安大增6865手空單至12332手,代替中糧期貨成為早秈稻的第一大空頭。

        “昨日,多空雙方持倉都明顯增加,表明市場分歧正逐漸加大。目前,空頭集中度要大於多頭集中度,也顯示機構資金要比非機構資金更為理性。”國泰君安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周小球表示。

        “乾旱”炒作

        短期提振早秈稻

        至於早秈稻近期持續上漲的原因,依然是市場對“乾旱”的炒作。隨著降雨量較往年持續偏少,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罕見的乾旱災害。從官方數據來看,絕收面積已經超過16.6萬公頃,占全部受災面積的一半。而受乾旱影響較大的地區都是傳統的水稻產區,如江西和湖南。

        “乾旱除了影響早秈稻的生長以外,也有可能對接下來中稻的種植帶來嚴重阻礙,新年度稻穀減產的可能性極大。另外,今年乾旱存在新的特點,以長沙為例,往年出現乾旱的時期,從5月份到12月份通常沒有有效的自然降雨;而當前時期,自2010年10月份以來就沒有有效降雨,較往年提前7個月,乾旱形勢異常嚴峻。”周小球向記者表示。

        基於對乾旱的擔憂,周小球認為,減產預期引發市場對新年度供給的擔憂,在缺乏有效利空因素的情況下,早秈稻價格有望繼續維持強勢,自然降雨發生的時間越晚,價格上漲的幅度和強度也將越大。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旱情只是市場的短期炒作話題,早秈稻的上漲或許只是短期的行情。易盛信息分析師海洋告訴記者,今年5月上旬在早稻主產區江西和湖南的調查顯示,今年江西的旱情雖然比較嚴重,但主要集中在贛中及贛南,這些地區位於山區,早稻種植面積歷來較少;而早稻主產區鄱陽湖平原一帶,湖泊密佈、水網縱橫,影響不是很大。因此,並不能說,目前就是早秈稻牛市的開始。

        新世紀期貨分析師黃婷認為,從基本面來看,經過持續拋儲,目前國儲早稻庫存水平已大幅下降,加之旱情提振,早稻可能繼續上行。但由於今年早稻種植面積有所增加,國家也表示將隨時啟動秈稻定向銷售預案,故反彈空間不應看得過高。
打印】【關閉
上一篇:
劉新華:力促形成利益均衡的新股定價機制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