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獵人”到“農夫”
實際上,今年以來中小銀行承受的壓力遠不止於此,存款準備金率連續上調,不斷刷新歷史新高,資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動性、貸款損失準備四項監管指標將從明年起執行更為嚴格的標準等,步步緊逼的監管政策,使得受資本規模較小限制的中小銀行比大銀行更早地感受到了市場的“涼意”。
吸收存款
“攬儲大戰”日趨白熱化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日均存貸比考核”,銀行開始上演“攬儲大戰”,並日趨白熱化。升級貴賓客戶、贈送禮品、“以貸吸存”……銀行客戶經理正在以各種“誘人”方式吸引客戶存款,而在今年6月以前,這種場景一般只出現在月末和季末。
今年以來,一系列收緊政策的疊加與累積,令中小銀行流動性壓力盡顯。2010年年報顯示,股份制銀行存貸比普遍吃緊,其中,招商銀行存貸比最高,達到74.59%,接近75%的監管紅線。深發展、中信、民生、興業、光大5家銀行的存貸比也都超過71%,分別為72.37%、72.83%、72.74%、71.21%、71.15%。
“在月度考核的情況下,銀行在存款上都是月末突擊攬存,貸款則是月初沖貸、月末收貸,如果按日考核,存款不增長,貸款就不能放。”一位銀行業務人員表示,相對於網點較多、吸儲能力較強的大銀行,中小銀行對存款的渴望更為迫切。
據業內人士介紹,為了存貸比達標,中小銀行往往通過在月末發行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來緩解存款壓力。“‘日均存貸比考核’實施後,這種現象可能成為常態,從而留住長期性資金。”上述銀行人士稱。
據金融界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從5月19日到5月25日的一周內,共有308只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較上周增長32.2%,是近期理財產品發行最多的一周。
控制貸款規模
“爭搶”中小企業客戶
除了吸收存款外,合理控制貸款規模也是中小銀行目前應對“日均存貸比考核”的重要手段。銀行人士表示,在信貸緊縮和監管趨嚴的情況下,中小銀行將進一步調整信貸結構,從以大企業信貸投放的高資本消耗模式,轉向個人消費貸款、中小企業貸款等低資本消耗領域。
“中小銀行受資本規模較小的限制,在信貸規模寬鬆時搶不到大項目,在信貸規模緊張時又受風險資產和信貸規模的雙重限制,面臨有好的市場、好的客戶卻‘無米下炊’的狀況。”華夏銀行個人業務部註冊會計師趙鷹表示,中小企業貸款業務作為目前收益水平較高的領域,正在越來越多地被中小銀行“爭搶”。小企業貸款餘額呈現占比高、增速快、著重向微型企業傾斜的特點。
以將小微企業作為業務發展重點的民生銀行為例,2010年該行“商貸通”貸款餘額1589.8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41.77億元,增幅高達254.81%。
“中小企業貸款將是中小銀行業務轉型的一個關鍵點,因為通過中小企業貸款,銀行不僅可以依託中小企業開展各式各樣的中間業務,還可以通過提高利率定價的方式,以價補量,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銀聯信分析師趙大勇表示,“例如民生銀行的‘商貸通’通過鎖定商圈客戶,以‘樂收銀’作為結算的主要工具,有效地鎖定中小企業在本銀行的存款,並通過客戶的結算量進行貸款,有效地提高了客戶的黏性和業務開拓空間。”
此外,強化重點客戶的貢獻能力也是中小銀行信貸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中小銀行應重點支持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性企業和經營狀況優良、經營效率在行業領先的客戶等銀行具有一定話語權且本身發展前景廣闊的行業,配合開展一些低資本消耗的銀行信貸業務如優質開發商開發的重點按揭樓盤等。”趙鷹認為,“此外,應多與相關中間機構、行業協會、地區商會建立聯繫,實行單一業務批發做的競爭策略,並加強與大銀行合作,開展銀團貸款等業務,在信貸規模佔用有限的情況下進一步擴大客戶範圍。”
轉變經營模式:
先做好“農夫” 再做“獵人”
在急需緩解流動性壓力之外,面對資本充足率、杠杆率等更為嚴格的監管指標,中小銀行融資模式和經營模式也將進行調整。
按照新監管標準,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不低於11.5%和10.5%;貸款撥備率不低於2.5%,撥備覆蓋率不低於150%;杠杆率不低於4%。
儘管當前大部分銀行資本充足率、杠杆率、貸款撥備覆蓋率都處於達標水平,但建立長期有效的資本約束和資本補充機制,摒棄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模式,走質量提高的內涵式增長之路對中小銀行來說無疑挑戰不小。“因為近些年中小銀行的利潤增長都是以追求資產規模擴張為前提的。”銀行人士坦言。
在監管日趨嚴格的背景之下,中小銀行的戰略轉型變得比以往更加迫切。除以高效服務吸引客戶和積極進行業務創新,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之外,有專家提出,中小銀行應進一步發揮機制靈活的特點,深度挖掘自身區域市場,先做好“農夫”,再做“獵人”。
“中小銀行跨區網點擴張,在新規的影響下必將進行調整。因為新規實施的目的之一便是限制銀行跨區網點擴張的衝動,規避銀行經營風險與系統性風險。我們建議中小銀行應在深度挖掘自身區域市場,作好‘農夫’的前提下,再考慮‘外出打獵’,做一個‘獵人’。”趙大勇進一步解釋,“農夫”就是中小銀行找准自身定位,將業務精耕細作,避免像“獵人”一樣一味追求領地的擴張,也就是說不與大銀行拼規模、拼網點,而是拼服務、拼產品、拼業務辦理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