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將採取綜合措施緩解能源緊張
針對當前煤電油供應趨緊形勢,發改委指出,除了繼續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外,下一步將繼續會同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採取綜合性措施,增加有效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適當調整部分地區工業用電價格,努力緩解能源供需矛盾,確保順利迎峰度夏。
對於當前煤電油氣供需形勢,國家發改委表示,受一些地區經濟增速偏快,特別是工業生產快速增長,以及煤炭進口下滑、來水偏枯等因素影響,當前局部地區煤電油氣供需形勢趨緊,其中電力供需矛盾較為突出,部分地區電煤、成品油的供應呈緊平衡態勢。
電力供需矛盾最突出
數據顯示,當前發、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前4個月,發電量同比增長12.6%;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2.4%,其中工業用電量增長12%。主要用電行業中,鋼鐵、建材行業用電量分別增長14.1%和21.3%。5月份以來,全國有11個省市採取了有序用電措施。
煤炭供需總體平衡。前4個月,原煤產量保持較快增長,鐵路煤炭運量增長13.1%;主要港口發運煤炭增長21.4%;煤炭淨進口下降27.2%。5月下旬,全國重點電廠存煤近6000萬噸,可用16天左右;秦皇島港存煤約600萬噸,處於正常水平。
成品油消費量增長較快。據行業統計,前4個月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9%。5月上中旬,成品油日均銷量增長8.5%,其中柴油日均銷量增長8.6%。5月下旬,中石油、中石化兩集團成品油庫存1300多萬噸,處於合理水平。
天然氣發電快速增加。前4個月,天然氣產量增長6.8%,進口增長較快。4月份,發電用氣顯著增加,河南、江蘇等地六個燃氣電廠的日供應水平從450萬立方米增加到1380萬立方米,浙江管網的日供氣水平由530萬立方米提高到700萬立方米。
發改委表示,從發展趨勢看,隨著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和進入夏季用能高峰後,電力供需矛盾會比較突出,部分地區電煤、成品油的供應呈緊平衡態勢。
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增速過快
對於部分地區煤電油供應趨緊的現象,發改委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一些地區經濟增速偏快,特別是工業生產快速增長的因素,也有煤炭進口下滑、來水偏枯等原因。
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部分地區經濟增速偏快使能源需求快速增加。一季度,全國有28個省份公佈的GDP增長達到兩位數,也大都超過了本級人大會議批准的今年預期增速。前4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有21個省份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省份的用電量增速超過全國12.4%的平均水平,14個省份增速超過14%。
尤為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些高耗能行業過度發展的勢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前4個月,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增速高出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增速0.4個百分點。4月份,建材、化工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8.1%和13.9%,分別比全國工業平均增速高4.7個和0.5個百分點。當月粗鋼產量5903萬噸,增長7.1%;水泥、平板玻璃、燒鹼、乙烯、甲醇等產量增幅都在20%以上。
此外,進口減少和自然因素也影響國內資源平衡。今年以來,國際煤炭、原油價格持續上漲,進口煤價格高於國內價格100元/噸左右,直接導致前4個月煤炭淨進口量同比減少1356萬噸;4月份進口原油同比增長僅1.6%,增速比1至3月回落10.3個百分點。華中、西南地區來水偏晚,水電大幅減發,影響了水電比重較大地區的電力供應。
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在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國內通脹預期增強、一些煤炭主產區正在進行資源整合、火電企業經營困難的形勢下,能源生產仍保持了較快增長,供應保障已經付出了很大努力,但仍出現了部分地區煤電油供應趨緊問題。根本原因是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過多依賴能源資源消耗的問題突出。
加強運行調節
煤電油氣穩定供應事關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針對當前煤電油供應趨緊形勢,發改委指出,除了繼續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外,下一步將繼續會同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採取綜合性措施,增加有效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適當調整部分地區工業用電價格,努力緩解能源供需矛盾,確保順利迎峰度夏。
在挖掘潛力增加電力供應方面,將督促火電企業做好電煤採購和儲存,加強設備運行維護,減少非計劃停運。充分利用水電、風電資源,爭取多發電;組織好燃氣機組頂峰發電。督促電網企業科學制定運行方式,組織好跨區跨省輸電,確保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和緊急狀態下的互相支援,滿足用電需要。
同時努力增加煤炭有效供應。督促產煤地區、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生產,保障電煤穩定供應。鼓勵增加煤炭進口。對限制煤炭正常流通的做法堅決予以糾正。加強對重點電煤合同履行情況的督促考核,提高兌現率。對電煤庫存偏低電廠組織搶運。
此外,還要做好成品油天然氣穩定供應。協調重點石油企業加強產銷銜接,增加資源供應,切實保障“三夏”、抗旱等農業生產及其他重點用油需求。強化進出口調節。規範市場銷售,嚴禁囤積惜售、擅自提價等違法行為。統籌天然氣資源平衡,加強應急調度,保障合理供應。
最後,加大能源需求側管理力度。做好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科學制定有序用電方案並適時啟動。堅持有保有限,確保居民生活、重點領域用電,絕不允許拉限居民生活用電;嚴格違規項目和過度擴張的高耗能企業用電,壓減不合理需求,促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