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國際視點

歐債憂慮給全球股市潑冷水專家認為恐慌不會持續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6-2

歐債憂慮給全球股市潑冷水專家認為恐慌不會持續

        由於擔心歐債危機惡化及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已經醞釀下行許久的全球股市在本週一經歷了普遍大跌,美、歐、亞三地主要市場跌幅均在1%以上,大宗商品市場亦呈現普跌格局,一時間,負面情緒在市場中佔據明顯上風。不過這種氣氛在週二似乎有所逆轉,當日,亞太多數市場以及歐市早盤均呈現微漲格局。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5月24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歐洲傳出的一些負面消息是導致近期市場波動的主要原因,但這種波動更多地是順應股市週期變化,而不代表全球經濟出現令人擔憂的轉向。

        和以往許多次一樣,在本輪全球股市普跌之前,最先觸動投資者神經的消息仍然來自評級機構。上週五,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發表聲明稱,其已經將希臘長期外幣和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由“BB+”下調至“B+”,且評級展望為負面,並稱“希臘根本性財政和結構改革所面臨的挑戰促成了評級下調”;同日,另一家信用評級公司標準普爾將意大利1.9萬億美元國債的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原因是“增長前景較弱以及經濟改革議程停頓不前”;本週一,惠譽又將比利時主權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此外有消息稱,因擔心英國政府收回對於金融服務業的支持舉措,評級機構穆迪可能最快於當地時間24日即宣佈下調英國14家銀行和建房互助會評級。

        4天之內,三個歐元區國家信用評級或展望遭到下調,這對於投資者信心來說無疑是巨大打擊。這其中,已接受過一輪救助的希臘再度面臨嚴峻債務違約風險,其尋求推遲償還2011年和2012年到期債券幾乎已不可避免。現在人們擔心的是希臘會不會出現更大“動靜”的債券重組。對此,歐洲央行官員警告說,任何債券重組都可能會使債券在央行失去作為抵押品的資格,這樣可能會切斷希臘銀行重要的財政生命線。無論向左轉,還是向右轉,希臘前景都不容樂觀,一旦坍塌,其在歐元區範圍內的示範效應不言而喻。

        相對於希臘這個“老問題”,意大利和比利時信用評級展望遭下調,則意味著更多更大的歐元區國家可能會捲入風暴,歐債危機也可能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惡化。意大利是所謂“歐豬五國”中最具重量級的一個國家,其經濟總量僅次於德、法,位列歐元區第三,在區內占比約17%。如果意大利不幸淪陷,歐債危機的殺傷力很可能將以幾何級數遞增。而比利時,作為所謂的歐元區核心國家,其主權信用遭到質疑,表明歐債危機的陰影可能會從“歐豬五國”向外蔓延。

        在評級機構磨刀霍霍的同時,歐元區內部的政治環境也令人擔憂。5月22日,西班牙執政黨在週末選舉中一敗塗地。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領導的社會黨遭遇比預期更為嚴重的失敗。在財政緊縮的關鍵時刻,執政黨選舉遇挫令人們對未來的改革計劃心生懷疑。事實上,目前在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等許多國家都出現了國民不堪財政緊縮壓力而上街遊行示威的政治反彈,而歐元區各國政府是否有能力按計劃推行改革將直接決定歐債危機的行進路線。

        不過,在歐洲負面消息大敵壓境的情況下,陳鳳英認為整個歐債危機尚未發生質的變化,而只是持續發酵的過程。“歐債危機不是簡單的短期經濟問題,而是長期結構問題。”她說。在這之前,歐債問題從未得到解決,而眼下的實際情況也並不像評級機構頻繁出拳所顯示的那樣嚴重。因此,市場因為負面消息的密集發佈而有所恐慌是一種正常反應,同時也應看到這是全球股市在經過前期上揚之後選擇的一個技術回調機會。

        在歐洲形勢可能惡化甚至可能繼續拖累全球經濟的同時,美國和亞洲的情況似乎也為市場的技術性回調提供了理由。一方面,年初圍繞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樂觀情緒已有所減弱,美官方已將美國2011年經濟增長預期由原來的3.4%至3.9%下調到3%至3.5%,而這一水平仍高於IMF預測的2.8%。與此同時,美國上周的商業調查也表明其國內工業活躍度有所減弱。另一方面,本週一滙豐公司發佈的5月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初步數據降至10個月以來的最低點51.1。雖然這一指數表明中國經濟仍在擴張,但已遠遠低於長期平均水平。這引發投資者擔心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能否繼續扮演全球經濟引擎的作用。

        陳鳳英認為,對於那些對美國經濟抱有過高期望的投資者來說,現實的確令人失望。但總體說來,如果美國經濟能保持3%左右的年增長率,就已為全球經濟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支撐。至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降低擴張速度、治理經濟過熱這本身就是其政策目標。“對於經濟增速下行,人們有一種本能的恐慌。但是對於新興經濟體來說,適度降溫是保證更持續更安全增長的必要條件,這不應被理解為負面消息。”她說。“事實上,包括油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近期走低,這有利於緩解新興經濟體面臨的輸入型通脹壓力,這更加能夠保障新興經濟體在未來的全球經濟中維持其引擎地位。”  

打印】【關閉
上一篇:
俄將解除糧食出口禁令
下一篇:
2025年德國汽車貿易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