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將解除糧食出口禁令
近來,受歐美大部分地區遭遇乾旱、洪澇等災害天氣影響,小麥等作物前景堪憂,致使全球市場緊張情緒升級。5月28日,曾作為世界第二大小麥出口國的俄羅斯宣佈將於7月1日解除糧食出口禁令。分析家認為,此舉對穩定國際糧價、保障全球範圍內的糧食安全是好事。但也有人認為,考慮到出口量有限,即使如俄羅斯、印度等農產品大國恢復出口,仍無法有效緩解當前糧食供應的緊張局面,對穩定國際糧價作用不大。
根據俄政府發表的聲明,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主管農業的第一副總理祖布科夫提出的解除出口禁令的建議表示贊同。
2010年夏季,俄羅斯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乾旱,近三分之一的農作物受災,致使2010年小麥減產超過9%。為穩定國內糧食市場,俄羅斯政府下令從當年8月15日起禁止糧食出口,今年年初又將該禁令延長至6月30日。此番禁令對國際糧價起到了助推作用。自俄羅斯頒佈出口禁令以來,國際市場小麥等價格一路飆升,創下了兩年半來的最高水平,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麥期貨價格在過去一年裏大漲79%。更令人擔憂的是,在此前一輪國際糧價升勢尚未得到控制之時,橫掃歐美的極端災害天氣又使世界糧食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據美國農業部5月23日發佈的數據,在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美國,德克薩斯、俄克拉荷馬州及堪薩斯州等小麥主產區約45%的冬小麥受災,且長勢非常糟糕。與此同時,有分析人士預計,作為歐洲頭號小麥生產國的法國,今年軟質小麥將同比減產近12%,而歐洲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德國的小麥產量也將大幅下滑7.2%。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國際市場小麥平均價格延續此前漲勢,環比上漲2%。
在世界主要小麥生產國普遍受災、減產嚴重的當下,俄羅斯農產區天氣狀況卻出奇良好,此次“解禁”對穩定國際糧食市場的積極意義可見一斑。多數分析認為,俄羅斯小麥出口的解禁將有效緩解國際市場壓力,對小麥價格形成下拉作用。
當然,也有不少市場分析師持審慎態度,稱此舉對緩解國際糧食市場緊張情緒作用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