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國際視點

中國裝備工業喜中隱憂 轉型升級任重道遠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6-1

中國裝備工業喜中隱憂 轉型升級任重道遠

        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汽車、摩托車、大中型拖拉機、內燃機……如今,這些產品的產量,中國已穩居世界首位;中國機械工業的總體產業規模也已超過美、日、德,居世界各國之首。

        中國裝備工業正以日新月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與世界同類企業的差距在不斷縮小。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越來越顯得名副其實。

        “中國裝備工業這些年發展很快,成績有目共睹,但現在的行業形勢是喜中有憂。”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說。

        所謂“喜”,行業實現了持續的高速發展,且利潤的增長快於工業總產值;中國機械產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比重不斷提高,2010年已達85%左右;行業生產條件大為改觀,行業的產品結構、資本結構、地區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等結構調整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憂”。蔡惟慈說,中國裝備工業創新能力薄弱,難以支撐高新裝備發展。以機床行業為例,中國雖已成為機床工具產品的消費額、進口額和工業總產值的三個世界第一,但由於創新能力薄弱,高端產品仍不能滿足用戶需求,2010年進口額高達15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2%,再度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2008年以來,機械工業出口貿易順差不斷縮小,從2008年的476億美元減少到2010年的僅僅31億美元;今年前4個月,更是轉為逆差47億美元。”蔡惟慈認為,雖然我們不必追求太多的順差,但順差轉為逆差,說明我們的企業和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依然有待提高。

        從企業規模看,至今為止,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仍沒有一家進入世界500強;中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一位,但在2010年全球500強的21家汽車製造企業中,雖然已有中國4家企業(東風、上汽、一汽和長安),但它們的排位仍比較靠後,沒有一家進入全球車企前10名。

        更令我們無法釋懷的是,在高端裝備市場的話語權上,在技術創新能力的較量中,在產業標準的影響力上,在“綠色”發展理念領域,在國際化的營銷經驗方面,在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等反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諸多關鍵領域,中國裝備工業大企業與世界同行中的先進企業間的差距要遠遠大於在產銷規模方面的差距。

        基礎發展的嚴重滯後,也制約了中國高端裝備的發展。“我們不少企業急功近利,只顧眼前,不慮長遠,熱衷於‘拿來主義’和‘逆向發展’,不願意在基礎領域和核心技術上下笨功夫,只能眼睜睜看著外商依靠技術壟斷(如發動機燃油噴射系統、挖掘機液壓系統)獲取暴利。”蔡惟慈說。

        事實上,裝備工業的一些龍頭企業也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些問題。“我們每年把銷售收入的5%~7%投入研發,研發人員超過5000人。現在,我們的創新能力在全世界工程機械行業都可以說是領先的。”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說。

        從裝備大國到裝備強國,中國依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轉型升級任重道遠。

        “今後我們既要主攻高端,發展高技術產品,追求產品的高質量;又要夯實基礎,儘快解決加工母機、測控系統、關鍵零部件、優質材料等發展高端裝備的幾個基礎性瓶頸。”蔡惟慈說。

打印】【關閉
上一篇:
歐盟與日本將開啟自貿協定談判
下一篇:
2025年德國汽車貿易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