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設備國產化帶動國內風電技術快速提升
風電設備的國產化,帶動了國內風電技術水平和運營質量的快速提升。目前,國內風電機組普遍採用當今世界主流技術,世界領先的3MW機和海上風電項目均在國內落戶。單位千瓦造價已從“十一五”初期的7000元左右降到4000元以下,降幅達40%。
風電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市場化運作模式。2005年之前,國內風電主要由電力部門主導,沒有市場競爭,電價高、發展慢。近年來國家共組織五期特許權項目招標,通過特許權招標共確定49個風電場工程,總裝機容量達到880萬千瓦。風電市場化運作機制不僅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風機製造領域,也使得風機廠商在技術、質量和成本控制上實現充分競爭,推動國內風電技術和管理水平快速提高。2009年國家發改委頒佈了按資源狀況分區域的風電四級標杆電價,這讓投資者對風電場建設項目經濟可行性判斷的準確性進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