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乳業被審核,部分洋奶粉趁機漲
繼國家質檢總局對全國千餘家乳製品企業生產許可證進行重新審查後,國家質檢總局9日發佈公告,對261家企業的273張食品生產許可證予以註銷。而後5月初,發改委價格司召集了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美贊臣、澳優等洋奶粉企業相關人士,瞭解乳品價格和生產等情況。據業內人士分析:“此次發改委的約談效果可謂立竿見影,近期洋奶粉肯定不會漲價,但是在未來,比如洋奶粉企業在2011年全年不進行市場調價則未必,一定意義上,2011年第四季度可以說是洋奶粉乃至國產奶粉提價的敏感期。”但就在此後,記者走訪城區各大超市和孕嬰用品商店發現,洋品牌奶粉雀巢旗下的“能恩”系列嬰兒奶粉價格明顯上漲,以900克罐裝能恩嬰兒奶粉為例,目前每罐零售價上漲20—35元。超市奶粉促銷員告訴記者,雀巢能恩2 段嬰兒奶粉零售價已漲至208元/罐,而大約在10天前還只是184元/罐,每罐已經上漲24元。荷蘭美素奶粉的價格也大幅上漲,900 克罐裝每罐上漲幅度超過30元。澳優“能力多”系列產品價格也已經上調,其“能力多”免疫強化系列奶粉零售價每罐比原來上漲近30元。
漲價背後
目前,洋奶粉已經成為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的主流產品,由於擁有強大的話語權,這導致洋奶粉在價格上形成了“聯盟”,這不僅導致了嬰幼兒奶粉價格的虛高,更是對國內乳品企業發展造成不利,目前,一些地方奶粉品牌在市場上都受到洋奶粉的擠壓,生存空間遭到制約。行業專家認為“洋奶粉隨意漲價就是依仗自己的變相壟斷地位,讓國人為食品安全買下昂貴的單。”
措施
在洋奶粉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奶粉進口量日漸增多的情況下,國家也採取了相關政策進行引導,比如,建立進口數量預警制度,以來調控市場需求、鼓勵國內奶粉品牌做大做強。未來幾年,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每年至少需要80萬噸,產值在300億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