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乳製品企業的重新洗牌
“糊精奶”“尿素奶”“三聚氰胺奶”“皮革奶”,相信大家對這些詞並不陌生了吧。
為加強乳製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整頓乳製品的市場,對乳製品企業的生產許可證的審核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這對全國各乳製品生產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重新洗牌。面對這次高標準的審核,許多實力不強,未達標準的企業被殺下馬,截至3月31日,全國1176家乳製品企業中只有643家通過了生產許可重新審核,通過率不到55%。 而作為我國重要奶源產地的山西,在這次大浪淘沙中審核過關的僅僅只有12家企業,不足乳製品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在這次審核中重新拿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也不並不表示就拿到了“免死金牌”,而是更應該調整好本企業的發展方式,從奶源抓起來,保證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質量,同時,還應提高產品差異化程度,避免低價惡性競爭,實現產業整體升級,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才能讓老百姓喝上安全奶、放心奶、營養奶。與此同時,食品安全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決定了一次乳製品行業洗牌“不可能”一勞永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