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蔬菜全國市場占比僅千分之三
沒有足夠的土地成為城市有機蔬菜種植擴產的一個巨大障礙。
上海多利農莊總經理郭海說,該農莊將成為上海最大的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但每年僅能滿足1萬人左右的蔬菜需求,與2300萬的上海常住人口相比,比例是1/2300。
農業部旗下相關認證機構的負責人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全國不使用農藥、化肥的有機蔬菜占市場份額僅為0.3%左右,由於中國人口眾多,菜地面積有限,保證全國蔬菜供應壓力較大,有機蔬菜大量推廣可能性不大,因為有機蔬菜單產要比常規蔬菜少20%~30%,大量生產有機蔬菜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土地。他說,即便在德國,有機食品占比也不到10%。
沒有足夠的土地成為有機蔬菜擴產的難題。多利農莊2010年的銷售額約為5000萬元,按照1750畝的占地面積計算,每畝貢獻的收入是2.85萬元;如果這些地拿來開發房地產,即便全部建的是平房,按照多利農莊所在的上海浦東新區大團鎮每平方米1萬元左右的房價,一畝土地所建的房子收入將達到600萬元以上,是種菜一年收入的200倍以上。
多利農莊現有的土地是通過土地流轉租下來的,簽了20年左右的長租協議,郭海表示,這塊占地面積1750畝的有機蔬菜種植基地上海很難找到第二家,新找的種植基地位於上海崇明,未來可能去重慶等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尋找合適的土地。
因土地資源的稀缺,有機蔬菜的價格甚至趕超豬肉價。按多利農莊所提供最便宜的蔬菜套餐折算,每斤蔬菜價格至少要14元,而上海菜市場常見的青菜價格低時每斤只要0.5元,而目前市場上銷量最多的夾心肉價格也不過是每斤12元左右。郭海稱,菜價如此之高,主要是因為有機種植成本過高,該農莊運營6年來,是從2009年才開始扭虧為盈的。
業內人士指出,一般蔬菜施用化肥,可以縮短生長時間,單產也相對較高,有機蔬菜由於單產低,種植時間較長,成本較高,比一般蔬菜價格至少高出3倍以上。隨著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生,包括有機農產品在內的有機食品每年將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整體上仍只有高端消費者才能買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