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米價格近日普漲
大米價格小幅上漲0.2%,維持自4月以來的上漲趨勢,北京朝陽區大洋路綜合市場最新數據顯示,自2011年5月11日遼寧青水大米每公斤上漲三毛錢以來,該種類大米已在每公斤4.3元的價位平穩運行兩周,並有進一步上漲趨勢。
雖然國家糧食庫存比較充裕,夏糧生產形勢向好,但是糧食價格上漲的壓力是否依然存在?南方大米價格普遍上漲,旱情沒有得到緩解,是否會對5月CPI帶來壓力呢?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韓保江對此進行瞭解讀。
糧食上漲應該說從去年年初以來一直是很重要的物價上漲問題,一方面與整個國際糧食市場的價格走高有關,特別是去年俄羅斯遭遇乾旱,全部減少小麥出口以來,整個國際市場的糧價都處於漲勢狀態。
最近我國因為乾旱的影響,出現大米等農副產品價格上漲趨勢,與新一輪國際糧價上漲大趨勢相吻合。從國內糧價的上漲看,持續發展的旱情,特別是集中在農業比較發達的湖南、湖北地區,應該說很自然會影響到今年的稻米供給。這一輪漲價,由於乾旱影響,糧食價格還在持續上漲。
針對南方大米的價格普遍上漲,是否會推升我國5月份的CPI這一問題。韓保江稱,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不是特別大,因為糧食是我國老百姓就餐食品結構當中一個主要部分,糧價上漲必然會帶來CPI上漲。糧食在整個百姓結構支出中不占主要。糧價、米價上漲帶來的糧食價格上漲,與蔬菜副產品價格下降,沖抵一部分之後,漲勢有多高,要看市場上的流動性,因為物價上漲不僅是供不應求的表現,還是貨幣現象,如果市場流動性能夠有效的控制,5月份的CPI就不一定或者非常明顯的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