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重慶出米率低 稻穀一半成飼料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5-26

重慶出米率低 稻穀一半成飼料

        加工工藝落後,水稻出米率低,重慶的稻穀有一半都變成了飼料。2011年4月24日,在南川舉行的超級稻“雙增一百”科技行動會議上,我市超級稻推廣項目首席專家、市農委副主任張洪松說,與水稻增產相比,提升大米加工水平,進而提高單位面積稻米的商品量更能促進農民增收。

        重慶山區丘陵占幅員面積的90%左右,地勢起伏大,地形地貌複雜,大面積水稻產量不均衡。雖然種植超級稻要比大面積水稻畝增產100斤以上、畝增收100元以上,但對我市來說,這是一大挑戰。

        張洪松說,目前種植超級稻在技術上有三個薄弱環節:一是普遍穗數不足。穗數、粒數、粒重構成了水稻產量,基本苗不足、秧苗素質差都導致穗數不足,因此要壯秧、足苗、增窩;

        二是結實率低。超級稻普遍穗子很大,大穗可以增加田間的穎花數,只需較少的莖蘖就可以獲得高產所需的穎花量,但是由於單莖的穎花量多,也會帶來庫大源不足的矛盾,導致籽粒結實率較低、充實度不夠。目前我市種植的超級稻結實率僅85%,通過巧施肥、科學灌溉等技術措施可以提高結實率,如果結實率提高5%,增產潛力非常大;

        三是出米率低。我市水稻90%為秈稻,受水稻品種、加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稻穀出米率低,只有45%,剩下大量的糠殼、癟谷、青米、碎米等,大多變成了飼料。而北方粳稻的出米率卻達65%,同樣數量的稻穀能碾出較多的米,稻穀的經濟價值更高。

        “優質稻要變成優質米,才能賣上好價錢。”張洪松說,如何提高單位面積稻米的商品量,提升大米加工水平,比水稻增產本身更重要。他表示,超級稻要實現“雙增一百”目標,除了選好品種在不同生態區合理佈局、集成應用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外,一定要與規模種植結合起來,要進行商品化開發、市場化運作,要體現優質優價,真正做到節本增效,促進農民增收。


打印】【關閉
上一篇:
瘋狂的中藥材 太子參年漲十倍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