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沒水喝幾百年未遇 水產養殖遭滅頂之災
湖底出現大面積乾涸開裂,魚蝦大量死亡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一句耳熟能詳的歌詞,描繪出洪湖昔日的怡人景象。而如今,洪湖正遭遇幾十年未遇的嚴重乾旱。4月中旬至今,洪湖市連續一個月無降雨,境內江河水位降至歷史最低值,垸內河渠、塘堰多數斷流乾枯,曾經煙波浩渺的洪湖,湖底出現大面積乾涸開裂,魚蝦大量死亡。
大量野生魚蝦被“逼死”
站在昔日碧水連天的洪湖岸邊,伍楊秀一臉愁雲。今年60歲的伍楊秀聲音低沉地告訴新快報記者:“活這麼大年紀,我還從來沒有見過洪湖變成這個模樣,沒見過有這樣嚴重的災害。”
伍楊秀是洪湖市螺山鎮官墩漁場的一位漁民,自小她就一直生活在漁船上,至今,她一家六口人還吃住在船上。“我們沒有地,完全是靠水吃水,漁船就是我們的家,洪湖水就是我們的土地。”
在伍楊秀和老伴熊新雲的記憶裏,自從今年春節過後,當地就沒有下過一次像樣的雨,“兩次小雨都是連地皮都沒打濕。”伍楊秀說,從3月起,她所在的官墩漁場一帶水域就開始出現水位嚴重下降的問題,到了4月中旬,整個洪湖上游水域,湖水已經少得可憐,靠近湖邊的地方,“就跟馬路一樣,人可以在上面走。”官墩漁場一帶湖底到處是巨大的裂縫。
到了4月底,旱情愈發嚴重,“洪湖上游的水域只集中少數幾個地方,成群成群的野魚被逼到這些有限的水域裏,大量野生魚蝦死亡。”
水位太淺導致船體斷裂
既然如此之多的魚集中在一起,漁民們為什麼不捕撈上來?
伍楊秀感歎道:“沒辦法捕撈!水沒了,洪湖變成了淤泥場,船全都趴在淤泥裏動彈不了。人也沒辦法靠近那些魚蝦。”看著成群成群的衣食之源被逼向死亡境地,而自身又無可奈何,很多漁民流下傷心的眼淚。
以前,從洪湖湖面到官墩閘有一段1500米長的引河,是連接漁民與外界的大通道,這裏的水比洪湖還要深很多,但到了今年5月,整條引河的水,最深處也只有1米左右。5月15日以後,這裏幾近乾涸,大小漁船盡擱淺這一狹長區域。幾年前,伍楊秀的兒子曾在一漁船上開了個流動小賣部。幾天前的一個晚上,伍楊秀一家突然聽到一聲巨響,經排查發現該船船尾斷裂。原因是水位太淺,橫在引河兩岸的船體已經無法承受船的重量。
漁民被迫買純淨水喝
伍楊秀的兒子談到,作為漁民,他們以前一直吃洪湖裏的水,“洪湖裏的水喝起來甜甜的,就跟山泉似的。”
但從4月下旬起,官墩漁場一帶的漁民們遇到了從未遇到的“吃水難”問題:“洪湖裏的水幹了,沒水可吃。這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幾百年來洪湖漁民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怎麼辦?井裏的水不能喝,“因為我們這一帶的井水含堿量大,喝了容易得結石,我們只能到城裏買純淨水吃。”
更要命的是,湖水幹了,漁民們全都沒事幹,大家每天蹲在岸邊,盼著能有一場大雨。
水產養殖遭滅頂之災
乾旱不僅讓洪湖濕地的生態受到非常嚴重的打擊,也讓水產養殖遭受滅頂之災。
今年51歲的黃益忠是官墩漁場場長,昨天下午,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他坦言,由於近年來洪湖的野生魚蝦數量逐年減少,當地漁民已經無法僅靠捕撈野生魚蝦維持生計,現在基本以水產養殖為主。今年嚴重的旱情則直接導致漁民的蟹苗全部死亡。“每戶漁民至少損失10萬元,最多的損失上百萬元,整個官墩漁場損失有600多萬元。今年一年,我們這些漁民全完了,什麼也沒有了。”
“從長遠來看,我們都面臨生計問題,洪湖的養殖業要恢復到原來那樣是很難的。”黃益忠為此憂心忡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