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新能源車鼓勵政策有望調整或加大混動車補貼力度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5-24

新能源車鼓勵政策有望調整或加大混動車補貼力度
        一度被政策冷落的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有可能被重新加注“鼓勵”的法碼。
        “未來國家會出臺有關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全套政策,不要以現有政策來揣測政府只支持純電動汽車,不支持油電混合汽車。這是誤讀。”在最近舉行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發佈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
        強烈的政策信號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放,這意味著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策略上有所轉變。政策風向
        “去年以來國家出臺了針對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但直接針對油電混合的政策一直沒有出臺,這讓很多生產油電混合動力車的企業對前景比較悲觀。”董揚表示,“不過,油電混合正是今後主要拓展的技術路線,企業千萬別放鬆,放鬆就吃虧了。”
        去年,政府部門推出《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中,對純電動汽車和插入式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分別達到最高6萬元和5萬元,但對油電混合動力產品,其補貼金額卻歸入“節能汽車”類別,只給予了3000元的象徵性補貼。與前二者相比,過大的反差一直為業界所詬病。
        在即將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2020年)》草案中,曾提出了2011到2015年期間將實現普通混合動力汽車的大規模產業化;中度、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計劃超過100萬輛。但是要實現這樣的規模銷量,需要出臺更有力度的補貼政策。
        “油電混合將是今後五年內採用最多的一種新技術方式。”董揚肯定了油電混合技術,也暗示這一技術車型將更具有商業化前景。
        此前有消息稱,一份更新版本的新能源補貼計劃將會在今年年中公佈,對新能源車輛劃分得更細緻,補償額度更高。油耗壓力
        儘管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相對成熟,但目前國內只在商用車領域開花結果,在乘用車領域並未看到如火如荼的場面。而政策風向微妙變化,引發了企業的關注,一向嗅覺靈敏的合資品牌早已針對油電混合動力技術推廣開始新的規劃。
        日前有消息稱,一汽豐田將在2012年以國產形式引進新普銳斯。該車將在長春生產,但生產車型並非此前一直在進行試驗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而是海外已上市的普通版油電混合動力車型。據瞭解,該車原計劃於今年引進中國,但由於車輛屬於混合動力車型且排量大於1.6升,據去年出臺的新能源車補貼方案,新普銳斯無法享受補貼,所以豐田一度暫停該車引進,並引進插電式普銳斯概念車進行路試。但今年豐田最終選擇這款搭載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新普銳斯引入中國,這一判斷或許來自對政策風向的覺察。
        此外,作為國內最早投身混合動力技術研發企業之一的一汽集團,也未放棄混合動力的技術路徑。在上海國際車展上,一汽集團提出的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藍途戰略”,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表示一汽堅持技術路線上要堅持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兩條腿走路。“藍途戰略”的第一階段目標是在“十二五”期間,自主乘用車在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滿足國家第三階段油耗法規限值基礎上,推出燃料消耗量再降8%的汽車產品,開發滿足下一階段油耗限值的關鍵技術。按要求,第三階段的乘用車燃油消耗限值將達6.9升/100千米。若要低於該限值,一汽集團的乘用車車型結構或將出現更多具備節油效果的中度和中重度混合動力車型。
        另外,據《第三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的要求,油耗考核不再以單一車型為限制對象,而是參考美國《公司平均燃料經濟性法》,將車企旗下所有車型納入整體評估範圍。這意味著若汽車企業的車型中有大排量汽車,須補入相同比例的小排量或新能源汽車平衡,才能滿足企業整體燃油消耗的平均標準。
        “從乘用車每百公里8升左右的平均油耗看,僅依靠傳統燃料汽車的節能要達到第三階段的限值標準有難度。”業內人士稱,“油電混合動力車型是相對實際的選擇。”相關新聞上海私人購買純電動車最高補貼10萬元每經記者程元輝發自上海
        上海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出臺進入倒計時。5月15日,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陸曉春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上海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由上海市發改委牽頭制訂,目前各方面工作進展順利,將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出臺。
        5月17日,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方案》中私人購車補貼標準為:上海將在國家補貼基礎上,按2000元/千瓦時給於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2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4萬元/輛。
        結合中央財政按3000元/千瓦時的補貼標準,上海在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7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10萬元/輛。
        此外,上海市對配套設施的設備投資將給予不超過20%且不超過300萬元的資金支持,融資方式所發生的貸款利息給予貼息支持(不超過3年)。
        在新一輪產業佈局中,上海確立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三大基地,其中包括在嘉定建立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在浦東、金山建設新能源乘用車產業基地;在閔行、松江等處建設新能源商用車產業基地,以進一步推動上海產業結構調整與發展,為自主品牌汽車提速發展創造條件。
        據悉,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達到900億元人民幣規模。
        分析人士指出,上海汽車自主品牌和上海通用是上海本地擁有純電動和混合電動車型的企業,將成為受惠最多的整車企業。
        據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時間表,2012年插電式強混轎車、純電動轎車上市;上海通用沃蘭達也將於今年底上市。

打印】【關閉
上一篇:
普樂新能源:打造光伏產業技術新高地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