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仍處於空頭格局中
ICE期棉22日因復活節休市。由於需求減弱及周邊市場整體情緒的不穩定影響,期價近期持續下滑。其中7月合約期價跌破之前的上行通道,技術面仍顯偏空。
湘財祈年期貨分析師方慧玲表示,ICE期棉22日休市,短期基本面及技術面仍顯偏弱。而國內現貨市場報價持續下跌,下游紡企仍在努力去庫存,現貨市場處於偏空氛圍中,且鄭棉22日盤後主力多頭機構紛紛增持空單,顯示空頭壓力仍較重,鄭棉短期反彈難持續。不過27000左右為國內多數棉企現貨皮棉成本,該位置支撐料較強。
印度棉花公司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11-17日一周,印度各產棉區的棉花上市量均超過去年同期,總上市量達到8.7萬噸,環比增長50%,同比增長62.5%,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主要是近期棉價走弱,棉農紛紛出售手中存棉。
印度政府近期將舉行會議,確定是否將2011/12 年度印度棉花出口數量在原有的550 萬包基礎上進一步增加。
現貨市場報價繼續下跌,部分地區現貨四級棉報價已經在27000以下了,這嚴重打擊了現貨商和軋花廠的成本,即使這些人手裏棉花庫存較多,但是價格太低他們已經停止出售和報價了。但是一些200型的小廠,恐慌心理比較嚴重,為求落袋為安,割肉賣棉。紡織廠繼續走在積極的去庫存路上,打折、促銷、直降多種手段努力減少棉紗庫存。22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28721元/噸,跌165元,較鄭棉近月5月合約收盤價28285元/噸高出436元/噸。
22日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為207.39美分/磅,下跌了2.43美分/磅,進口成本按1%關稅價34493元/噸,按滑准稅價格34798元/噸。目前1%關稅進口成本較國內現貨格指數(CCIndex328)高出6208元/噸。從美棉出口週報看,中國紡織廠繼續大量取消合同,新年度棉花的進口需求雖然穩定,但由於市場後期形勢難料,實際成交一般般。隨著中國棉花消費的減少,保稅棉的到港數量不斷減少,棉商普遍不看好近期的進口需求,實際缺口可能出現在新棉上市前的幾個月。
4月22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商品棉電子撮合中遠月合同盤尾略有收高;由於新棉上市集中在10月時間,新入市合同MA1110市場普遍看低,維持在26000線上。當日主力MA1108合同收盤價27900元,漲309元;近月MA1105合同收於27460元,跌12元。當日成交大幅減少,訂貨量顯著增加,主力MA1108合同增倉3000餘噸,市場對遠月行情存在爭議,多空雙方分歧較大。
國際方面,ICE期棉22日因復活節休市。由於需求減弱及周邊市場整體情緒的不穩定影響,期價近期持續下滑。其中7月合約期價跌破之前的上行通道,技術面仍顯偏空;遠月12月合約雖仍處於上行通道中,但目前正考驗下方上行趨勢線的支撐。國內方面,鄭棉期貨4月22日高開震盪收漲,主力1109合約開盤於28160元/噸,最高28445元/噸,最低27895元/噸,報收於28335元/噸,上漲了410元,漲幅1.47%。當日成交量為205.3萬手,較前一交易日削減了13.5萬手,持倉量增加了15668手,為41.4萬手。
技術面上,主力1009合約期價高開震盪收漲,期價站上28000一線,盤面在布林通道下軌處獲得支撐,出現企穩止跌跡象。但上方仍面臨著多重均線的壓力,均線系統空頭排列,下行通道仍然保持完好。市場縮量增倉,從盤後持倉狀況看,當日鄭棉匯總合約排名前二十名機構空單增持佔據優勢,其中長江期貨、浙商期貨、浙江大地等紛紛增持空單,場內淨空頭寸再度擴大至14107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