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風險凸現 連玉米承壓整理
一、玉米期市行情
美盤玉米:本周CBOT玉米期貨市場維持高位震盪行情。4月18日,受產區天氣不佳、臨池小麥大幅攀升等因素提振,CBOT玉米收盤上漲;4月19日,CBOT玉米期貨收盤漲跌互現,整體呈現近弱遠強的格局;4月20日,CBOT玉米市場收盤下跌,主要原因是五月初美國中西部地區天氣有望改善,幫助農戶恢復春播工作;4月21日, CBOT玉米期貨止跌收高,遠月合約漲幅居前,因天氣潮濕將繼續延遲種植,美元走軟、原油走強也給予盤面一定支撐。截止收盤,交投最活躍的7月合約上漲4美分,報收於744。5美元/蒲式耳,新作12月合約上漲10美分,報收於665。5美元/蒲式耳。週五,CBOT市場休市。後市需關注下週一美農業部種植週報的公佈,及產區天氣情況。
國內市場:本周,大連玉米期貨市場延續橫盤整理態勢,市場觀望氛圍較濃。玉米指數周線開盤於2376元/噸,最高位2395元/噸,最低位2368元/噸,收盤於2380元/噸,下跌2元/噸,成交量增加41790手至145。3萬手,持倉減少1250手至90。7萬手。
二、調控政策頻出 玉米上方壓力較大
1、餘糧水平降低 現貨市場再現漲勢
本周,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有所上漲。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全國主要糧食批發市場二等黃玉米成交均價為2090元/噸。另據中華糧網監測,2011年第13期中儲糧全國玉米收購價格指數為136。26,周比上漲0。13%。
從市場供應來看,國內餘糧總水平繼續降低,近期受春耕及農民惜售心理影響,玉米上市明顯減少,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區一些用糧企業提高玉米收購價格。雖天氣轉熱,保管難度增加,但貿易商因收購成本高,且看漲後期價格,在積極出售水分較高的玉米同時仍保留一定數量玉米質量較高的庫存。
從需求方面來看,目前深加工下游產品需求低迷,價格疲軟,部分企業已有產品積壓現象,飼料行業也處於恢復階段,玉米新增需求不多。但前期用糧企業收購量大,企業儲備意願較強,但市場符合要求的糧源減少。南北港口倉容緊張,南方港口玉米成交有所好轉,價格回升。
整體來看,玉米市場供應偏緊格局已定,長期看漲預期依然較強。
2、調控政策頻出 打壓玉米做多動能
4月13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表示:千方百計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也是最為緊迫的任務。4月17日央行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截至目前國內存款準備金率已高達20。5%,且央行負責人周小川明確表示提准無絕對上線,國家經濟收緊信號再釋,年內穩定物價決心再顯。玉米作物重要穀糧,是國家重點關注對象,一直處於國家調控佈防之下。
繼3月29日開始拍賣芽麥給飼料加工企業和養殖企業後,日前發改委等多個部委日前聯合發文,宣佈七條玉米市場調控措施,其中多條針對深加工企業,包括:2011年深加工企業玉米加工用量不得超過2009年;嚴肅處理違規擴建和沒有批准的深加工企業;加大深加工企業重組並淘汰落後產能;提高深加工增值稅等。4月19日國家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通知,自2011年4月20日起至6月30日暫停部分深加工企業購進玉米增值稅抵扣政策。
至此前期關於限制玉米深加工產能的猜測已經成真,足見國家調控玉米市場的決心。然而深加工玉米用量占總產量的比例在28%左右,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且調控對象針對的是玉米深加工違規企業,雖然調控政策持續發力能夠減緩2011年玉米工業消費增長速度,但對於佔領較大市場份額的大企業影響不大,且玉米供應緊張的格局也難以得到根本改善。因此,調控政策的威懾意義遠大於實際,尤其打壓玉米期市的多頭資金,或導致多頭資金離場,期價回調風險加大。
三、後市展望及操作建議
從基本面來看,隨著餘糧的不斷減少,近期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持續走高,且養殖業回暖及補欄積極性增加,顯示國內飼料需求有望恢復。新糧上市前,國內玉米供應形勢將日益嚴峻,長期看漲預期較強。
從市場走勢來看,連玉米經過了近兩個月的調整,震盪區間日益收窄,引起市場對連玉米或展開季節性反彈的關注。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調控力度持續加碼,玉米上行阻力較大,短期調整風險加大。
4月22日連玉米市場延續盤整行情。從盤面來看,1201合約減倉放量,收十字星,全天在4月24日結算價2415下方整理,並考驗2400整數關口支撐,KDJ指標低位反復,均線系統粘合走平,方向性突破仍需等待。建議投資者觀望為主,前期低位多單繼續持有,下破2390及時止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