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民營加油站遭遇斷供面臨虧損
2011年“油荒”還未到,中石化、中石油就開始在部分地區中斷民營加油站的成品油供應。記者調查瞭解到,目前,兩大巨頭不向民營加油站直接供油的地區主要在西北、西南;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因為兩大公司和市場上成品油批零幾乎同價,民營加油站進油幾乎無利可圖,實際上也無油可進。 據海口一位因斷供而退出加油站業務的民營老闆稱,兩大公司的限供控銷由來已久,而民營加油站偏偏是從兩大公司碗裏搶飯吃的競爭對手。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兩大巨頭採用斷供或批零價倒掛,部分民營加油站會快速倒閉,到時兩大巨頭不用耗費巨額收購資金,就能迅速佔領當地市場。
斷供又起
今年3月,中石油和中石化在重慶的分公司基本沒有給當地涪陵區的民營加油站供油,這是年內最早出現斷供現象的地區。
據金銀島的監測,受川渝地區資源供應緊張影響,自本月以來,中石油、中石化已停止對民營加油站的成品油批發,只保證簽訂長期協議的用戶。目前,對華北、華南、西南、華中均對外停出,兩大公司只保證自營加油站以及重點客戶。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斌表示,目前,兩大巨頭銷售策略依舊是控銷、停批為主,直接不向民營加油站供油的地區主要在西北、西南,因為當地庫存太少。全國其他地區並未直接斷供,但由於市場及兩大公司汽柴批發價紛紛逼平零售價,局部地區甚至超越零售限價,民營加油站此時無法從市場上購進便宜成品油獲利,實際上也無油可獲。
據重慶涪陵成品油協會的消息,目前只有中石化提供當地十幾座民營加油站每家5噸油,但這些加油站都處於較偏遠的山區,市區民營油站一滴油都沒有得到。而中石油至今還沒有兌現承諾。
重慶涪陵區共有86座加油站,其中民營加油站50座,占全區加油站總量的58%。
中石油不久前向總部申請追加7萬噸成品油,保證重慶市場供應。中石油重慶分公司相關負責人稱,目前重慶的管道只有一條蘭成渝輸油管道,運營已飽和,所以這些追加的成品油大多將通過水路運到重慶,但由於長江水道的限制,成品油運到重慶需要不斷分裝船只,陸續運抵重慶市場,如水路按正常計劃,5月份的成品油供應尚且能實現保證。 據瞭解,兩大公司各地已售未提的成品油數量較大,清理庫存成為現階段各個地區的首要任務,兩大公司專門下文,制定指標,指導各地市公司清理已售未提的油。
“國字頭”趁機收購擴地盤?
“兩大公司限供控銷由來已久,一直是這樣的。”上述海口民營老闆表示。每次有“油荒”出現,兩大公司首先停止對外批發,首當其衝的是民營油站,大批的民營油站油源難覓,最後只能或對外限量供應、或關門歇業、或倒閉破產。
據悉,目前全國共有近10萬家加油站,兩大石油公司占比遠超“半壁江山”,估計民營加油站有2萬多家。
卓創資訊分析師馮瑩瑩認為,由於近80%的油源掌握在兩大公司手中,民營油企即便擁有成品油批發和零售經營權,但其發展還是受制于兩大巨頭。
“如果兩大集團採用斷供或批零價倒掛的方法,民營加油站就會快速倒閉,到時兩大巨頭不用巨額收購資金,就能迅速佔領當地市場。”業內人士表示。
馮瑩瑩認為,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破解油價困境)不斷上漲,下游銷售企業的利潤空間得到進一步保障,石化巨頭也加快了收購步伐。
去年底,中石化曾在山東就一次性收購了38家民營加油站。
海口民營老闆稱,兩大公司收購民營油站只會選擇位置和商業條件好的,偏遠和山區的加油站不會選擇。
馮瑩瑩稱,在這種情況下,民營油站需採取低成本策略,減少流通環節等成本支出,實施規模化,統一化加油;在服務形式上可參考兩大巨頭的非油品業務,將資源競爭逐步轉為品牌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