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將公佈 行業集中度放寬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4-25

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將公佈 行業集中度放寬

        2011年4月25日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或將於下月正式對外發佈。

        受限於行業整體集中度過低的現狀,此前《規劃》中原定“前50家企業行業集中度40%”的目標,將最終被“放寬”至由前100家企業實現。

        而對於目前業界關注的基本藥物制度,《規劃》明確指出,將確保主要品種的前20家生產企業所占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

        集中度放寬

        “不出意外的話,《規劃》將在5、6月間最終發佈。”日前召開的第65屆全國藥品交易會上,參與《規劃》制定工作的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研究員鐘倩透露。

        《規劃》設定,“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達到3萬億元。

        對於此前最受關注的行業集中度問題,《規劃》則對標準有所放緩——設定“2015年,銷售收入居前100位的企業占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的40%以上”。

        “原來是說前50家的企業達到40%的目標,但因為行業集中度太低,對這個目標有所放緩。”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副院長俞雄談道。

        來自中國醫藥管理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國際制藥50強已經占到全球70%的市場份額,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國最大的醫藥集團年銷售僅為全球最大制藥公司輝瑞的2.2%,市場份額懸殊。

        行業本身發展受制約外,高密度的政策調控也直接影響著市場集中的進程。

        “政策的進一步調控,特別是價格緊縮的趨勢下,企業的市場集中將會整體放緩。”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認為,隨著定價政策的進一步收緊,行業整體集中度的提升將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0年1~12月,全國重點制藥工業企業經濟運行平穩,但在國家藥品價格政策和招標採購政策的雙重擠壓下,盈利空間正在不斷縮小,重點制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雖僅低於整體行業1.6個百分點,但利潤增幅卻低於行業平均增幅的12.2%,整體盈利能力仍然偏低。

        “現階段全國4800家藥品生產企業整體產能過剩,20%-40%產能閒置,有1000多家小企業甚至是不開工的。”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王波談道。

        產業轉型

        產業整體面下,細分子行業中,由於生物產業的高科技、高利潤特點,生物醫藥產業被業界普遍看好。

        在醫藥行業的子行業中,主營業務收入年超千億元,化學藥品製劑、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和生物生化製品工業和醫療器械工業等五大子行業實現利潤超百億元,其中生物生化製品工業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高於平均值,盈利能力最強,收入利潤率為14.5%。

        “十二五中,中國可能有20~25個原創藥物實現產業化,因為之前做了大量技術轉移的投入,其中15個都有可能是生物藥,會在中國投產。”于明德告訴記者。

        記者瞭解到,伴隨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國際化加速,製劑銷往歐、美、日等主流醫藥市場,包括南通聯亞、華海藥業和深圳東陽光等公司將實現製劑出口超40億美元,隨著新版GMP的推進,100家製劑企業將躋身世界主導市場。

        “十一五期間,我們做了比較大的調整,從原料藥向製劑轉變,所以整體增長比較緩慢,”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康勤透露,“在高新科技引導的政策下,高附加值的製劑業務將成為海正十二五期間盈利的主要來源。”

        “之前我們在美國建了公司,接下來在歐洲也要開公司,完成在全球主流市場的網絡佈局。”朱康勤說。

        與此同時,《規劃》對於目前行業焦點的基本藥物也提出明確的數字指標,保證主要品種的前20家生產企業所占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
打印】【關閉
上一篇:
網上藥店發展緩慢 門檻高、便利不足阻其發展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