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核電放緩水電或成能源發展主力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4-25

核電放緩水電或成能源發展主力

        能源缺口壓力下,中國核電建設放緩正在催生水電建設提速。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後,中國目前已暫停核電新建項目審批,同時要求對核電的中長期規劃進行修改,除了目標將有所調整外,發展路線也將由當前的“大力發展”轉變為“安全高效”。在風電及光電沒有發展到位的當前,核電建設的放緩將加大包括發電量和投資等方面的若干缺口。

        此外,由於中國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15%,其中核電的比重是4%,按照十二五期間11.4%的既定指標,核電比重也在3%以上。總數字15%和11.4%是約束性的,核電放緩就必須由其他非化石能源補充。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從新定的1.2億千瓦的十二五水電發展目標看,水電最有可能填補力核電“缺口”。

        核電放緩

        目前,中國對核電發展態度很明確。根據3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下一步將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對所有在建核電站進行安全評估,存在隱患的要堅決整改,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立即停止建設,同時抓緊編制核安全規劃,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核安全規劃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CNEA)副秘書長馮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有關核能發展方向的原子能法的起草工作將於今年10月前完成,核安全新規也將於年底前完成,屆時項目審批有望鬆動,今年待批的9個核電項目最快會在2012年初解禁。

        按照核電的建設期,從開動到商業運營一般需要5到6年的時間,那麼在建前期工作的項目和待批的新項目按最少滯後兩年計算,核電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包括十二五發展目標都將受到一定影響。

        日本核電事故發生前,國家能源局擬定新能源發展規劃中,到2015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4900萬千瓦,到2020年達7000萬-8000萬千瓦,核電裝機占電力總裝機的5%以上。事故後上述數字有可能縮水,但即使有所降低,保守目標也會在7000萬千瓦左右。

        “現在的主要問題不是中長期目標是多少的問題。”一位能源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中長期的目標可以隨時調整,但是眼前核電放緩後將會產生很多滯動問題。”

        該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15%,其中核電的比重是4%,按照十二五期間11.4%的既定指標,核電比重也在3%以上。“總數字15%和11.4%是約束性的,核電放緩就必須由其他非化石能源補充,誰來補缺是個問題。”

        根據今年能源局能源工作會議的安排,今年將優先安排沿海核電建設,穩步推進內陸核電項目,有序開工田灣二期、紅沿河二期、三門二期、海陽二期等項目,適時建設桃花江一期,大畈一期和彭澤一期工程。

        從目前的暫緩審批看,包括內陸核電項目和桃花江一期等待建項目將會處於待命狀態。而對於會議提出的為減少煤炭依賴、應對氣候變化起到重要作用將“高效”作為核電十二五期間關鍵詞或將由此改為“安全高效”。

        水電躍進

        在核電審慎放緩審批的同時,誰來彌補核電的缺口成為新的關注焦點。按照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1.4%計算,將需達到4900萬千瓦的核電裝機,其中扣除已經完成和在建的裝機3097萬千瓦,不能及時開工將影響1800萬千瓦左右的裝機容量。

        根據中電聯公佈的1-2月份電力生產數據,前兩個月全國總發電量6773億千瓦時,其中核電發電136億千瓦時,占比2%。按照當前1082萬千瓦的核電裝機容量,影響開工的1800萬千瓦的裝機將造成至少減少每月近110億千瓦時的電力供應。

        然而這個數字無論是對於風電還是光伏發電來說,都是巨大的。從目前的發電量看,風電的年發電量也不過200億千瓦時的水平,平攤到每個月,只有不到20億千瓦時,但風電的裝機已經連續5年翻翻,要彌補核電每月近110億千瓦時的電力需要在現在風機發展的基礎上再翻5翻,即從目前的4473萬千瓦裝機增加到2億千瓦左右。

        按照能源局的新能源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風電規劃裝機1.5億千瓦,其中2015年全國風電規劃裝機為9000萬千瓦,也就是說要填補該缺口需要到2015年就超額完成2020年的風電計劃。

        “更重要的是風電和光電的發電成本相對較高,而且二者的發電存在間歇性,目前還不能作為穩定電源進行單一的電力供應。”上述能源行業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

        不僅如此,消息稱對於小型風電項目的審批將收緊,國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有關規範風電項目審批制度的管理辦法,對地方政府在核准裝機容量在5萬千瓦以下風電項目之前,須拿到國家能源局的復函,否則不予通過。“所以從目前來看,最可能代替核電的非化石能源就是水電。”上述分析人士稱,“當前水電的發電成本低於上網電價,而且水電的目前發電量遠超核電,是非化石能源中最有能力彌補核電發電缺口的。”

        根據中電聯的統計數據,1-2月份的水電發電量為724億千瓦,遠高於核電136億千瓦的發電量。“但水電也有自身發電的問題,一個是水電的建設爭議較多,環評和移民問題一直備受爭議,再原有規劃的基礎上再進行規模開發的難度較大,另一個是水電發電的輸送問題。核電的供應地區多在南方沿海區域,而水電處於西南內陸,如何將水電配送到核電缺口地區也是難點。”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但即使如此,記者發現,在核電沉寂的同時,有關部門對於水電的期許已現端倪。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日前召開的水電開發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將在做好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並明確“十二五”期間要開工建設1.2億千瓦水電的目標。

        目前,中國水電總裝機超過2億千瓦,加上1.2億千瓦的水電計劃,屆時到十二五末,水電的容量將達到3.2億千瓦時。而十一五期間,水電每年的裝機不足500萬千瓦,從新規劃看,今後5年水電每年的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

        企業似乎也看到了水電發展的潛力,有消息人士日前表示,從去年開始,幾大國有電力集團開始瞄準流域支流上的中小型水電站,並加緊收購,目前我國各大流域的水電資源除雅魯藏布江以外,已基本被幾大國有電力集團分配完畢。
打印】【關閉
上一篇:
水電開發導致的環境大破壞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