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通脹壓力加大 專家建言貨幣政策新調整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4-25

通脹壓力加大 專家建言貨幣政策新調整

        在歐美日三大經濟體繼續維持寬鬆貨幣環境的背景下,中國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不言而喻。

        在上週五舉行的“2011華僑銀行(中國)春天論壇”上,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對未來通脹前景都感到並不樂觀。他們認為,為應對通脹,貨幣和匯率政策或將作出新的調整。

捲心菜賤價傷農之症調查:南北方同時上市致飽和(圖) 天然氣價改勢在必行
外儲管理改革釋放信號 專家稱經濟可承受6%通脹率 陳光標900萬捐贈暫無法核實 廣寧非法鋁灰廠帶出畸形利益鏈 趙曉:個稅調整後讓我哭笑不得 和訊網新聞中心誠聘編輯         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

        “在歐美日刻意維持寬鬆貨幣環境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總體狀況較好,將加速國際資本流入。若資本流入的速度不加速或者不變的話,那麼二季度流動性和外匯儲備的壓力將會更大,明年中國外匯儲備可能增加到4萬億美元。”巴曙松說。

        孫立堅認為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很大。

        謝國忠對中國未來的通脹則表示出更大的擔憂。他表示,中國勞動力過剩已被消化,西方的需求引起了中國的高速出口,因此貨幣超發所引起的通脹問題現在爆發出來,中國是一個通脹型社會。

        謝國忠認為,未來與通脹有關的資產都有向上趨勢。商品貨幣仍會上漲,黃金短期有回落可能,但長期仍是上漲的趨勢,這個趨勢至少明年上半年不會改變。然而,他繼續看空中國房地產市場,對股票市場的看法則是中性。

        央行將青睞價格型工具

        巴曙松認為,為對沖外匯儲備不斷增加所帶來的流動性,未來提高準備金率和發行央票將成央行的常規性操作,但未來加息的空間可能不大。

        他認為,中國可能不得不比以往更多地依賴匯率工具。“隨著農產品價格回落,由農產品帶動的通脹壓力逐漸減弱,未來通脹新動力(310328,基金吧)將是原材料上漲帶動的輸入型通脹,中國進口的前三位就是大宗原材料、石油和鐵礦石,所以這個時期適當地加快升值,有助於抑制輸入型通脹。”

        巴曙松還表示,目前的經濟復蘇主要依賴的是“資產端”的修復,是通過資產膨脹所推動的。第一次量化寬鬆有效解決了金融市場的問題,但第二次實現了推升通脹及通脹預期目標,如果是從這兩個目標來看,美聯儲第三次擴大量化寬鬆的必要性將降低。

打印】【關閉
上一篇:
新興經濟體加息不迭輸入型通脹狂瀾難挽
下一篇:
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2025年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研判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