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利受損200億美元 保險賠付不足四億 2011年4月商務部公佈一季度我國出口貿易實現3996.4億美元,同比增長26.5%。在這一可喜的數字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海外投資風險,正如近期利比亞戰亂導致當地基建投資項目被迫擱淺,參與投資的中資企業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 商務部近日就要求繼續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然而,保險護航出口企業仍嚴重不足,有關專家呼籲,建立“走出去”的安全保障體系尤為重要,出口企業亟待風險保障。
在利比亞工程受損200億美元
儘管國內出口企業“走出去”前景被看好,但海外危機四伏令投資風險如影相隨。北非和西亞局勢持續動盪,出口貿易以及投資項目無不令人擔憂。這一局勢直接影響中國對當地的投資熱情,今年前兩月在非洲地區承包工程業務同比減半,其中在利比亞新簽合同額同比減少45.3%。利比亞遭空襲以來,中國在當地新建項目和在建項目被戰爭夢魘所籠罩。
據悉,國內75家企業,包括13家央企在利比亞有投資項目。國資委此前披露消息顯示,央企在利比亞的項目全部暫停,這些投資主要集中在基建、電信領域。戰爭肆虐之下,無法重建的工程損失將陸續浮出水面。
“利比亞政局的動盪確實對中資企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3月下旬,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姚堅透露,目前中國在利比亞承包的大型項目一共有50個,涉及合同金額188億美元(約1200億元人民幣)。在大部分中資企業人員撤出利比亞之後,商務部已經會同相關部門著手評估中資企業在利比亞的損失,妥善處理相關的後續事項。相關專家估計,中資企業在利比亞的損失主要有固定資產、原材料等;難以追回的工程墊付款;撤離人員安置費用;預計200億美元資金在利比亞“打水漂”。
中國中冶、中國建築等四大上市央企發佈公告,累計停工的合同金額達到410.35億元。
部分央企在利比亞的損失
中國鐵建:在利比亞共有3個工程總承包項目,合同總額42.37億美元,目前未完成合同額35.51億美元。
中國建築:2007年進入利比亞從事工程承包項目,累計合同金額約176億元,工期40個月,項目已完成工程量近半。
葛洲壩集團:在利比亞承建7300套住房,合同金額55.4億元,累計完成工程量16.8%。
中國中冶:在利比亞建5000套住宅項目和分包項目水泥廠,2個項目未完成,合同金額約51.31億元。
央企中還有中國鐵道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等9家企業在利比亞投資。此外,還有華為、華豐、北京宏福等其他中資企業。
保險賠付不足4億元
在利比亞危機爆發後,專業負責承保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 緊急啟動專項“理賠綠色通道”。
3月18日, 中國信保向葛洲壩集團、中國建材分別賠款1.62億元和4815萬元。
3月28日,中國信保向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宏福建工集團預賠付首筆保險金分別為4631萬元和8568萬元。北京建工和宏福建工是北京市在利比亞僅有的兩家總承包企業,2009年初開工建造15000套居民住房以及必要的配套設施,宏福建工于當年6月、北京建工于當年12月分別對建造項目投信用保險。據悉,北京兩家總承包企業最終將獲得超過3億元理賠金。
北京建工與宏福建工在利比亞危機中獲得理賠金,得益於2009年北京市政府與中國信保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力度和覆蓋面,安排理賠綠色通道,實施快速理賠或預賠”正是協議的主要內容之一。
不過,中國企業在利比亞遭受的損失絕非保險賠付所能彌補。
海外投資保額僅占5.68%
與上述幾家獲得理賠款的企業相比,在利比亞投資的多數中國企業則沒有那麼幸運。據瞭解,在75家承建利比亞項目的企業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
“僅有的幾家公司所投的保險,一般屬於商業險,比如工程設備、結算等方面的保險,而並非特別險。”一位知情人士介紹,中國信保針對出口企業推行的特別險的保險責任都對戰亂等因素進行承保,如“買方所在國家和地區發生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買方或開證銀行無法履行付款義務”,這正是區別於一般商業險的重要特徵。
與企業快速擴大的海外投資規模相比,我國海外投資保險的覆蓋面仍然較低。2010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淨額約3047.5億美元,而海外投資保險的承保責任餘額為173億美元,承保占比僅為5.68%。就我國在中東地區投資而言,僅利比亞一國的大型項目投資合同金額就達到188億美元,而目前中國信保在整個中東地區的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和海外投資保險承保金額僅35億美元,可見中資企業在利比亞工程的投保額嚴重不足。
與中長期出口貿易投保不足相比,我國普通商品出口所涉及的短期保險覆蓋率明顯提高, 2008年覆蓋率為6.5%,2009年與2010年的這一數據則為15%和20%。目前,一般貿易的保險覆蓋率已接近發達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