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鋁現有產能逾六成未獲發改委批准
電解鋁現有產能2/3屬“黑戶”
未獲發改委批准,但地方政府為拉動GDP不惜提供各種幫助
“目前,在全國2000多萬噸電解鋁產能中,只有600萬噸是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的,其他都沒有得到批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部一位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
產能嚴重過剩導致今年前兩個月,全國鋁冶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了41.8%,銷售利潤率只有3.4%。
由於一些公司不懼產能過剩,仍然大規模擬建項目,所以九部委在4月20日聯合下發了《九部門緊急通知遏制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叫停擬建電解鋁項目。
供需矛盾
這並不是國家首次對電解鋁產能過剩進行採取措施。2003年11月2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六部委和中國人民銀行共同出臺了《關於制止電解鋁行業違規建設盲目投資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禁止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的電解鋁、氧化鋁項目的批准。
但是隨後幾年,全國湧現出了一大批電解鋁企業,產能大幅飆升。
《意見》未能阻止產能迅猛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2008年之前全國鋁冶煉產業的利潤非常豐厚。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從2002年至2006年,國際鋁價一直處於上升階段,LME現貨價年平均價每噸分別為1350美元、1431美元、1716美元、1898美元、2569美元。在價格上漲和產能增長帶動下,2004年~2007年,鋁冶煉行業的利潤總額分別為106億元、119億元、281億元和369億元。
在2008年之前,中國及世界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產能產量增長過快的問題被消費的高增長掩蓋,中國鋁市場供過於求的矛盾並不突出。從2008年開始,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長期積累的供過於求的矛盾開始凸顯。
從2008年開始,鋁價進入下降通道,2008年~2010年,LME現貨價年平均價分別為2572美元、1665美元和2173美元。2008年~2010年鋁冶煉行業的利潤總額分別下降至124億元、59億元和118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