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業經濟運行規模分析
2010年前10個月,我國軟件產業在國家有關產業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持續快速發展,產業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信息服務占比提高,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不斷調整。主要特點如下:
一、產業規模十年擴大十倍,產業地位日益提升
今年1-10月,我國軟件產業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0902億元,比2001年擴大了十多倍,年均增速達38%,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由2001年的6%上升到18%,位居電子信息產業第二,僅次於計算機製造行業。
二、產業結構快速升級,信息技術服務成為重要增長點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帶動下,軟件產業的結構不斷調整,軟件服務化趨勢突出,且服務不斷走向專業化、精細化,已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力量。2010年前10個月,軟件產品實現收入3703億元,占全部收入的34%,比2001年下降34個百分點;實現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和信息技術增值服務收入1007和1422億元,同比增長38.1%和36.9%,分別高於全行業收入增速8.2和7個百分點,兩者收入占行業比重達22.2%,比2001年提高15.6個百分點。
三、區域結構打破高度集中,江蘇、遼寧等省高速發展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我國軟件產業由高度集中的區域結構走向分散發展、多頭共進的局面。2001年,北京和廣東兩省的軟件業務收入占全國50%,而目前兩省比重僅占38%,江蘇、遼寧、福建、山東等省在地方政府重視下,以各自的軟件園區為依託,軟件產業高速發展,今年前10個月占全國比重分別比2001年提高了13.5、3.7、3.1和1.3個百分點。同時,中心城市在軟件產業中地位突出,占比超過全國一半,今年前10個月增速快于全國水平2.3個百分點。
四、軟件出口規模擴大,但增速放緩
2001-2009年間,我國軟件產業出口規模擴大了25倍,年均增速達50%,在提高我國軟件業管理水平、人員素質和擴大軟件業規模等方面作用突出。2010年1-10月,全國軟件產業實現出口收入185億美元,同比增長24.6%,由於受國際需求下滑、人民幣匯率等因素的影響,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7.5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