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木門產品或將迎來二次漲價 家居產品價格波動頻繁,商家又不會每次漲價都提前通知。那麼,今年買建材到底何時下手最划算?採訪中,泰來木業負責人表示,今年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有一再提高的趨勢,泰來會考慮在年底再度上調價格,在平衡成本的情況下儘量讓利給消費者。同時,龍飛木門負責人也透露,第二次漲價很可能會出現在年底。 對此,泰來木業老總表示,在今年年初漲價後和年底下一次漲價期間,五一和十一兩大節假日仍然是抄底的最佳時機。 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原料漲價的顯現期通常要2、3個月,因此有些庫存豐富的大品牌手中,依舊有些未漲價的存貨。或許外觀不打眼,或許功能單一,但這些產品卻依然維持原價,並可滿足基本使用。對淘便宜好貨仍然抱持熱情的消費者,不妨碰碰運氣。 原材料、物流及人工成本推動價格上漲 漲價是誰都不願看到的事兒,而消費者對近年來家居類產品的頻繁調價也怨聲載道。追根溯源,以建材為首的家居產品漲價到底是為商家解決生存問題,還是他們借機提高利潤,成為不解的疑團。就此,木門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件事最適合逆向思維,木門售價被原材料和人工控制,原材料越來越稀缺及工人越來越搶手,自然會迫使產品售價出現波動。 其實,木門、地板、衛浴、櫥櫃等都屬於再加工產業,就算有再好的設備和工藝,也只能坐在那等著別人提供材料才能開工。泰來木業總經理直言不諱地稱,能維持原價,又有誰願意漲價討罵呢。可見,無法掌握原材料這一關鍵的上游產業,是建材企業最大的弊端。不過,從材料到加工一手掌控的做法,需要大量財力和經驗,難度太大。 物流和人力成本近來也在逐步上調,成為商家們不得不重視的新難題。盛友木門崔英表示,物流成本大概占他們產品最終售價的 15%;圖騰寶佳櫥櫃黃劍平也稱,如果從外地運貨到北京,再進行市內分送,消費者最少要承擔產品總價7%左右的運費;陳雷更提出,負責搬運貨物的力工今年也從80元/天,漲到了150元/天,這些無法摻假的附加成本的逐漸遞增,的確給商家帶來更大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