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將對餐飲油煙污染集中整治7個月
2011年4月10日南京環保部門召開“全市餐飲業污染控制專項治理電視電話會議”,會上表明:為迎接“綠色青奧”,南京環保部門繼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污染控制之後再出重拳,對餐飲污染進行專項治理。這次“動真格”的整治行動將從4月1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31日,為期7個月之久,重點向“小餐飲”污染“開刀”。
投訴熱點
集中在30座以下“小餐飲”
說到餐飲污染,市民也是怨聲載道,這從南京環保投訴熱線“12369”就可見一斑:去年22354起關於環境的投訴中,有2159起涉及的都是餐飲業污染擾民問題。而這其中絕大部分問題是發生在規模小的餐飲業,而且以30個以下餐飲座位的小餐飲業居多。
餐飲問題久治不絕,也與它的複雜性有關係。南京市環保局巡視員葉曦露在會上介紹說,儘管與工業污染和農業面源控制相比,餐飲業污染的體量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工作量很大,解決起來也很複雜。餐飲污染也涉及工商、衛生、城管、規劃、園林、河道、街道等諸多部門。尤其是許多餐飲業還涉及到人員就業和群眾生活需要等社會穩定問題。
整治重點
主城六區和江甯是高發區
這次借助“綠色青奧”的契機,環保部門終於下定決心對餐飲污染“動真格”。“這次專項整治行動,不是一般意義上遍地開花式的整治,而是採取綜合措施有重點地整治餐飲業污染擾民問題。在區域上,重點是主城六區和江甯區,這些是餐飲業污染擾民問題的高發地區,群眾反映非常強烈。在對象上,重點是小餐飲企業、反復被投訴的餐飲企業和示範街區、綠色社區餐飲企業。”葉曦露說。
據悉,整個專項整治時間從4月1日開始,持續7個月。對擾民嚴重的,環保部門將採用調解、提請關閉、轉向經營、媒體曝光等手段予以解決。
整治手段
多部門聯手“合力治汙”
由於餐飲污染不可能僅靠環保“一家之力”,需要多個部門通力完成。特別是一些在居民住宅樓內開設的小餐飲企業,大都選址不符合環保要求,一旦發生污染擾民問題很難處理解決,但由於不屬建設項目,環保部門無法在源頭把關。針對這一情況,則需要與市工商局協調。
此次行動,環保部門將主動把餐飲業污染控制的相關政策、規定和要求送到工商、衛生、城管等相關的審批窗口,建立有效的聯動工作機制,形成污染控制工作合力。對那些情節惡劣、污染嚴重的小餐飲企業,則一定會依法查處,該限治的要限治,該處罰的要處罰。
此外,環保部門還將充分利用油煙“電子眼”在線監控手段,對有油煙進行遠程監控。對規模以上餐飲企業全部實施油煙淨化在線監控;對大部分小型餐飲企業,要做到安裝環保治理設備,特別是油煙淨化設備,盡最大可能減少擾民問題的發生。
輔助手段
街道、社區也將起積極作用
整治行動將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無證照違法經營戶。油煙、噪聲、污水、垃圾等嚴重擾民的經營戶,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後不達標的,環保部門要提請同級政府責令停業、關閉、改變經營範圍或限期搬遷。
除了這些“硬手段”外,此次整治行動也更加重視街道、社區對小餐飲管理的中積極作用。同時建立“圓桌會議”機制,組織社區針對一些由於雙方利益引起爭端的污染投訴問題,及時召開“圓桌會議”,通過雙方當事人對話和第三方調解,化解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