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發佈春季餐飲消費食品安全預警
隨著氣溫升高,春季各類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易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為防範和減少食品中毒事件的發生,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佈春季餐飲消費食品安全預警,以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風險。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由於春季是細菌滋生的活躍期,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消費者要增強安全意識,外出就餐時要選擇證照齊全的飯店,儘量選擇食用煮熟煮透的食物,慎用生菜涼菜,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飲生水。
預防黴變甘蔗中毒
黴變甘蔗的病原菌可以分泌出耐熱的水溶性物質3-硝基丙酸,3-硝基丙酸是一種親神經毒性物質,可以損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以及泌尿系統。群眾勿購疑似黴變甘蔗,購服甘蔗汁應選擇新鮮乾淨無黴點斑,去皮後色白不發紅,無酸黴味及酒糟味的蔗肉榨汁,隨榨隨飲。
預防馬鈴薯中毒
馬鈴薯在發芽或未成熟時,因為含有毒物質龍葵素,攝入後易引起中毒。公眾應注意把馬鈴薯儲藏在低溫無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使用發芽和青皮馬鈴薯製作菜肴,家庭食用青皮馬鈴薯時,應完全削去0.2釐米以上厚度的皮肉並煮熟煮透,燒煮時加入少許醋,能夠破壞毒素。
嚴防亞硝酸鹽中毒
經過一個冬天的儲存,隨著氣溫的升高,冬天醃制的酸菜鹹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過多或已變黏的酸菜或鹹菜,容易引發亞硝酸鹽中毒。
預防毒蘑菇中毒
家庭不要採摘、進食野生蘑菇,尤其是顏色鮮豔的,也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蘑菇,避免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
預防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品種多,包括有面豆、豆角、扁豆、豆王、刀豆、芸豆等,生的四季豆中含有兩種毒素,分別為皂素和紅細胞凝集素。這兩種毒素只要加熱至100℃以上,使四季豆徹底煮熟,其毒素就會被破壞。如果加工方法不當,毒素沒有被完全破壞,四季豆進入人體後就容易導致中毒。特別提醒廣大群眾使用四季豆時必須充分加熱,煮熟燜透,切忌急火短時嫩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