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科視點 >> 數據中心

我國茶葉出口位居世界第二 行業發展仍存隱憂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科視點       時間:2011-4-11

我國茶葉出口位居世界第二 行業發展仍存隱憂

        作為茶葉的故鄉,我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第二大出口國,但是中國茶品牌的國際知名度仍有待提高,行業發展仍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全面轉型升級已是大勢所趨。

        這是記者8日在“2011國際茶葉大會暨茶產品交易會”新聞發佈會上瞭解到的。

        來自活動主辦方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食土商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10年全球茶葉生產總量406.7萬噸,其中中國以137萬噸的產量位居首位,當年中國出口茶葉30.24萬噸,居世界第二。

        食土商會茶葉分會秘書長蔡軍介紹,儘管面對人民幣升值、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2010年我國茶葉出口金額仍創歷史新高,達7.84億美元。

        從種類看,2010年我國綠茶、花茶、普洱茶出口上升,烏龍茶和紅茶出口下降;從出口市場看,對美國、俄羅斯出口增長迅速,但受到原料供應緊缺、生產成本提高以及區域局勢動盪影響,對西非等傳統出口市場出現了下降。

        蔡軍表示,目前我國有7萬多家茶葉企業,但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在國際茶葉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和全球知名品牌,尚未形成有規模的標準化、規範化茶葉生產鏈,缺乏國外市場自主分銷渠道,“散、小、弱”已經成為制約中國茶葉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

        他認為,目前我國茶葉出口仍多為原料性產品,競爭以低層次的價格競爭為主,大多數企業缺乏自主研發能力,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技術指標,整個產業亟待從追求規模數量增長向追求質量效益轉型升級。

        對此,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楊亞軍建議,中國企業應依託工藝創新有針對性地開發出口新產品,以拓展國際市場,同時走標準化道路,推行清潔化、標準化茶產品生產,全面提升中國茶產品的質量。

        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等部門主辦的“2011國際茶葉大會暨茶產品交易會”將於10月21日至23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會議旨在推動中國茶產業轉型升級和茶葉出口的持續健康發展,更加全面地向海外消費者傳遞中國茶產業的發展信息。
打印】【關閉
上一篇:
45%乳業慘遭淘汰 伊利、蒙牛有望擴張
下一篇:
德國預計2025年經濟零增長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